幼儿园大班活动的教学设计

2025-03-18 12:51:1610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健康《人体关节》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喜欢探索身体的奥秘;

 2.幼儿通过运动感知关节的部位及其作用,懂得保护关节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课件:身体的结构

 2.课件三个(心脏、血液循环、关节构造),骨骼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入主题。

 1、提出问题,引发幼儿讲述。

 2、游戏“画圈圈”。

 出示“纸宝宝”,请幼儿寻找身体中会动的部位,并用笔在“纸宝宝”的身上圈出会动的部位。

  二、引导幼儿体验、探索关节,并感知关节的作用。

 1、游戏“动一动”。

 教师指“纸宝宝”画圈的部位,同时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教师小结:今天,你们发现人身上有许多部位都会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动,

 所以我们人的身体很灵活,样样事情都会做。

 2.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是什么能让我们身体部位运动呢?

 教师小结(以手臂为例):原来,手臂除了有皮肤、肌肉之外,里面还有骨骼,

 在骨骼与骨骼相连接的能够运动的部位,我们叫它关节。

 (丰富词:关节)

  三、课件:身体的结构

 1.引导幼儿观察关节的基本构造。

 教师介绍关节的基本构造,丰富词语:关节窝、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

 2.找“关节”,请幼儿找找身体上的关节部位。

 使幼儿初步了解关节部位名称: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3.出示骨骼娃娃,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各关节在人体的位置。

  四、讨论如何保护关节。

 我们怎样爱护关节娃娃呢?”幼儿讨论。

 教育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保护关节;平时多吃钙制食品,给关节补充足够的营业。

  五、探索人体中除了关节外还有哪些部位会动?

 身体会动真好啊,身体除了我们看得见的地方会动,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地方也会动

  六、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

 进一步了解人体的各个部位的可运动的关节。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 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三 、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四、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 熊。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 的

  1、 活动目标 :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2 、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3、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