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的意思解释

2025-03-21 11:39:5111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敬基本解释 :尊重,有礼貌地对待

敬(拼音:jìng)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敬”的本义有不同的说法,西周金文中敬字多用为严肃、肃敬之义,恭敬之义始见于春秋金文。《诗经》雅、颂部分多用为严肃、恭敬之义。后来“敬”也指有礼貌地进献、虔诚地供奉、敬意等。

“敬”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从“茍(jì)”从“攴(pū)”。“敬”的构型和本义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会意字。金文的左边是个口,右边是一只手(又)拿着棍子或鞭子。两相会意,表示手举着木棍,用口吆喝着,传出戒、慎的意思,这就是“敬”。

小篆的左边变成了个“茍”字,“茍”为牧羊人用口吆喝羊群:右边仍然是手拿木棍或鞭子,意思未变。楷书是由小篆楷化而成。本意为警告,是“警”的本字。一说这种构型是表示手持棍棒使人恭敬。其本义是对人尊重,有礼貌。

有人认为,“敬”字左边的“茍”不是人形,而是一条狗的形状。右边的“攴”指棍棒,也就是用棍棒教训狗,对主人要顺从、恭敬。其本义也是对人尊重、有礼貌。现代文字学家郭沫若也认为“茍”是狗之象形文,但他认为狗多用于警卫,“敬”即“警”之初文。

还有一说,“敬”的初文即“茍”。清代学者徐灏在《说文段注笺》中提到:“《释名》曰:‘敬,警也,恒自肃警也。’按敬有戒谨义,苟训急敕,敕者,戒也。其义相近,声也相转,疑即古敬字,从苟加攴,攴,治也,治事肃恭之意。

”“茍”与“敬”不仅音相近,含义也相近。西周早期金文以茍为敬,敬字是在西周早中期之间产生的,是在“茍”字基础上累加义符而成,作为表示肃敬之义的专字。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