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上都镇历史文化
最佳答案
上都镇,这座历史悠久的地方,承载着游牧时代的深厚文化底蕴。早在二十万年前,这片土地上就孕育了古人类的生活。从春秋战国至元朝,上都一直是北方民族活动的中心,众多民族如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等在此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痕迹。这个区域经历了匈奴的统治(公元前至公元一世纪),鲜卑人的统治(公元二世纪至三世纪),柔然(公元四世纪末)、突厥(五世纪中叶)、回纥(六世纪至九世纪)和契丹(十世纪)的更迭,直到金朝时期,金世宗将它改名为"金莲川",并在此设立金朝西京路桓州府和西北路招讨司。
1211年,成吉思汗攻金时,上都曾作为监马重地,壮大了蒙古军势。1251年,忽必烈在此地建立金莲川幕府,对他的治国和统一中国起到了关键作用。1259年,忽必烈在此地建城,命名为"开平府",并最终成为元朝的临时首都。元朝历代皇帝在此避暑处理政事,元上都逐渐成为繁荣的草原城市,直到元朝灭亡后,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明朝时期,上都曾是开平卫的驻地,而清朝将其纳入察哈尔八旗管辖。到了民国,上都镇归察哈尔省管辖。1945年解放后,上都镇逐步发展,名人辈出,如纳·赛音朝克图、赛熙亚勒、朝鲁等,察哈尔方言和民俗文化也颇具特色。21世纪初,上都镇制定了发展旅游业的战略,聘请专业机构绘制发展规划,元上都作为重要景点,正在积极申请成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元上都不仅是蒙元王朝的历史见证,也是蒙古民族历史贡献的象征。这里不仅展示了蒙元时期的历史文化,还揭示了蒙古民族与兄弟民族共同创建元朝的历史过程,对于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具有重要意义。在保护的同时,上都镇正致力于发掘和传承这片历史宝藏,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扩展资料
上都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天堂草原锡林郭勒盟的最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区。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高峰期人口10.5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有汉、蒙古、满、土、藏、回、达斡尔、鄂温克等8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聚集区。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