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土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2025-04-08 15:19:039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一个位于中国青海省的行政区,辖有多个镇、乡和民族乡。目前,互助土族自治县下辖8个镇、9个乡、2个民族乡。这些区域包括威远镇、丹麻镇、高寨镇、南门峡镇、加定镇、五十镇、五峰镇、塘川镇、红崖子沟乡、哈拉直沟乡、松多藏族乡、东山乡、东和乡、东沟乡、林川乡、台子乡、西山乡、蔡家堡乡、巴扎藏族乡等。

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划分历史久远,从1949年互助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至今已有数次调整和变更。1949年,互助县设5个区、32个乡(镇);1951年,划为8个区、49个乡(镇);1952年,则调整为12个区、69个乡(镇)。1955年,各区域名称进行了统一调整。1956年,互助县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将原来的12个区、69个乡(镇)合并为29个乡(镇)。1958年,缩减为12个乡(镇)。1996年,全县辖21个乡(镇)。2000年,互助土族自治县辖1个镇、16个乡、4个民族乡。

在2001年3月,互助县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撤销了高寨回族乡、加定藏族乡、南门峡乡和丹麻乡,分别设立了高寨镇、加定镇、南门峡镇和丹麻镇。2001年底,互助土族自治县下辖5个镇、14个乡、2个民族乡。2005年,行政区划再次调整,互助土族自治县辖5个镇、14个乡、2个民族乡。

2006年8月,互助县进行了进一步的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了边滩乡并入林川乡;撤销五十乡,设立五十镇;撤销五峰乡,设立五峰镇;撤销双树乡、沙塘川乡,合并设立塘川镇。目前,互助土族自治县下辖威远镇、丹麻镇、高寨镇、南门峡镇、加定镇、双树乡、沙塘川乡、红崖子沟乡、五十乡、哈拉直沟乡、松多藏族乡、东山乡、东和乡、东沟乡、林川乡、边滩乡、台子乡、五峰乡、西山乡、蔡家堡乡、巴扎藏族乡等镇、乡和民族乡。

各乡镇下辖的村(牧)委会数量不一,例如威远镇下辖2个社区和22个村(牧)委会,丹麻镇下辖17个村(牧)委会,以此类推。在人口方面,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互助土族自治县总人口为357089人。各乡镇人口数量分布如下:威远镇51318人、双树乡18264人、沙塘川乡19293人、高寨回族乡12170人、红崖子沟乡17909人、五十乡17527人、哈拉直沟乡14657人、松多藏族乡6837人、东山乡11328人、丹麻乡21033人、东和乡17478人、东沟乡20186人、林川乡12579人、边滩乡13538人、南门峡乡19993人、台子乡21690人、五峰乡22511人、西山乡18036人、蔡家堡乡8214人、加定藏族乡7426人、巴扎藏族乡5102人。

综上所述,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5个区、32个乡(镇)发展到现在的8个镇、9个乡、2个民族乡。这些调整反映了地区行政管理和区域发展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未来,互助土族自治县将继续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推动区域合作与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加繁荣稳定的居住环境。

扩展资料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全县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