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弓箭待发是什么成语

2025-05-27 12:50:566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箭在弦上的成语典故源自三国时期,陈琳在为袁绍撰写檄文时提及,箭已搭在弦上,不可不发,形象地表达了形势紧迫,无法拖延的状态。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关键时刻,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情景。

在现代语言中,箭在弦上不仅限于军事或政治领域的紧迫情况,还被用于表达个人或组织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的紧张状态。例如,邹韬奋在《患难馀生记》中提到,中央与西南之间的内战危机似乎已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刻,暗示了局势的紧张与不可逆转。

成语“箭在弦上”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和行动的必要性,其主谓式的结构使其在句子中作为宾语使用时非常贴切。例如,一次行动经过长时间的筹备,现在已是箭在弦上的时候,必须采取行动。

在使用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它的表达方式和语境,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恰当性。同时,由于“弦”字的读音与“悬”字相似,因此在发音时要特别注意。

箭在弦上的成语还常被译为“a point of no return”,意指已经到了无法回头的境地,强调了行动的紧迫性和不可逆性。

箭在弦上,比喻情况危急,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这一成语不仅在古代被广泛使用,至今仍被用来描述各种情境下的紧迫感,体现了语言的传承与生命力。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