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最佳答案
家庭的含义。
答: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家庭的特点。
答: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家庭关系的确立。
答:1、结婚。
生育。
收养。
再婚。
家庭类型。
答:1、核心家庭。
2、主干家庭。
3、单亲家庭。
4、联合家庭。
(5)家对你来说有何意义?(家在你心中的地位。)
答: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我们的第一学校;父母是
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家,是情感的栖息地,
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
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答: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叫我们做人,为家庭做
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
应受到我们孝敬。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当今的道德和法律要求。
怎样孝敬父母?
答: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
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要付出行动。
a、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从小事做起。
b、表现在各个方面,在思想上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
进,让父母高兴。
c、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愚孝盲从。
产生烦恼的原因。
答: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
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渴
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
母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
历,却有自己的主意。他们要求更加严格,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
产生了矛盾。
产生代沟的原因。
答: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
的熟悉程度,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难免
产生较大差异。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答: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产生反感,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表现。
答: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
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逆反行为。
答: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
冷淡相对,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期迁移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甚至
采用极端的方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逆反心理带来的危害。
答:既惩罚了自己,也是对父母本人的一种伤害。
怎样与父母交朋友?
答:1、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化解矛盾。
2、遇事与父母商量。
3、掌握基本要领。
4、交往讲艺术。
(15)掌握沟通的基本要领。
答: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
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与父母交往讲艺术。
答:1、赞赏父母。
2、认真聆听。
3、帮助父母。
4、宽容父母。
(17)闭锁心理的危害。
答:使自己陷入孤立,不能接触更多的人,分享不到更多的经验与快
乐,不会被更多的人接纳。
怎样化解闭锁心理?
答:1、敞开自己的心扉。
2、积极交往。
3、开放自我。
(19)受欢迎人的特征。
答:1、良好品德
2、较强的沟通能力。
(20)交友的意义与益处。
答: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性,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如何建立,保持及增进友谊?
答:1、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和分担必须是双向的。
2、欣赏他人,赞赏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3、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
友谊。
4、乐交诤友,不交损友,慎交朋友。
(22)男女生交往的意义。
答: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可以学
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使男
生成长为男子汉,女生成长为好姑娘。
不敢交往的表现。
答:敏感,拘谨,害怕。
男女同学之间怎样保持正常、健康的交往?怎样保持与异性同学
之间的友谊?
答:既需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对异性产生好感的认识。
答:1、心态上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2、行为上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26)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以及我们的自律。
师生交往的意义和作用。
答:1、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和身
心发展。
2、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老师交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
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
程师。
老师工作的特点。
答: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老师交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
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
程师。
为什么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这不可替代的作用?
答:1、交给我们思考方法,让人产生知识探求愿望。
2、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a、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b、沟通需要方法。
师生交往讲礼仪。
沟通方法。
答:1、换位思考,化解师生冲突。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原谅老师的错误。
(32)师生交往讲礼仪。
答:1、礼貌待师。
2、注意场合。
3、勿失分寸。
(1)礼貌的作用。(为什么要讲礼貌?)
答: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a、反映我们的自身素质。
b、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
c、如果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上海,妨碍我们与他人交往。
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他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礼貌的表现 。
答: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3)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答: 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语言文明:礼貌用语要求说话和气,谈吐文雅,要谦虚、尊重对方。(要求)
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交际关系增色。(意义)
态度亲和:给对方一种亲切感、受尊重感,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对方自然
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我们。(要求)
增进人们的友谊和团结,使我们感到温暖、愉快。(意义)
举止端庄:反映我们的高雅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要求)
广受欢迎、广交朋友.(意义)
(4)为什么要讲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
答:1、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
象征。
2、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
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
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
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
(5)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是什么?
答: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6)什么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
(7)怎样正确对待传统礼仪习俗?
答: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做到与时俱进。
(8)应怎样与少数民族交往?
答:要“入乡随俗”。尤其不能违反民族禁忌,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
影响团结。
(9)竞争的利弊。
答:利: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
1、激发潜能,提高效率。
2、客观地评价自己,提高水平。
3、使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增添乐趣。
弊:1、胜者骄,败者自卑。
2、心情紧张焦虑。
3、出现嫉妒心理。
(10)嫉妒心理的危害。
答:破环人际关系,伤害同学之间的友好感情,有害身体健康,甚至会造成悲剧。
(11)竞争的规则。
答:公平;同时道德和法律是我们的基本准则。
(12)竞争的目的。
答: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公共进
步。
(13)合作和共享的关系。
答: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14)合作的核心。
答: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15)合作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合作?)
答: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
(16)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答: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之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
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17)在合作中竞争的意义。
答: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
(18)在合作中竞争的方法。(怎样在合作中竞争?)
答:1、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2、善于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他人竞争。
3、不以成败论英雄。面对竞争的成功,应再接再厉;面对竞争的失败,应总结
经验,奋起直追。
(19)怎样在合作中竞争?
答:1、体现“双赢”原则。
2、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欣赏他人。
3、形成团队精神。
(20)宽容的定义。
答:指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为什么要宽容?
答:1、人各不相同需要宽容。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性
特点不同 ,品德修养上存在差异。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人非圣贤需要宽容。我们在无意之中伤害了他人,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
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同样,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
之中的伤害,我们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
冤冤相报。
3、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境界。
4、宽容利人利己。
(22)宽容的两大表现。
答:1、宽容自己。
2、宽容他人。
(23)为什么要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答: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
友善地与人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什么?
答: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怎样才能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答:1、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2、将心比心、设身处地。
3、欣赏他人。
(26)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表现。
答:在人格和法律上平等。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
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上,我们买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
地履行法定义务。
怎样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答:这种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
对待差异和交往的正确态度。
答: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
有哪些弱势群体?
答: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
对待弱势群体的正确做法。
答: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如何尊重他人?
答: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
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为什么要尊重社会?如何尊重社会?
答: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代表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我们对社会的尊重,也
是对他人的尊重。
尊重社会,就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等。
如何尊重自然?
答: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我们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诚信的定义。
答:“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
外信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诚信的意义。(为什么要讲诚信?)
答:欺人一时不能欺人一世,害人害己。为人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
身道德的升华,成就事业。
诚信的基本要求。
答: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2、慎重对待承诺。
3、诚信无大小事之分。
(37)怎样做诚信的人?
答:1、遵守诚信守则。
a、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b、在涉及利益冲突是,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的利益一边。
c、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d、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的一边。
诚信讲智慧。
a、诚信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
b、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
Ⅰ、“以诚待人,以信交友”。
Ⅱ、尊重他人隐私,也是我们应有的品德。
Ⅲ、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
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c、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
Ⅰ、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
Ⅱ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d、诚信的核心是善。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