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典里面“引”字的十种解释

2025-07-13 15:48:4510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引的基本释义:

1. 拉开(弓)。例如:西汉刘安《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译文: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

2. 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译文: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

3. 拉;牵引。例如: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或欲引相如去。”译文: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

4. 延请。例如: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译文: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

5. 带领。例如:西汉司马迁《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译文: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

6. 招出;牵连。例如:汉代班固《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译文: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7. 拿;举。例如:魏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译文:举起酒杯自斟自饮。

8. 招引;引来。例如: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译文: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

9. 避开;退却。例如:北宋司马光《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译文:双方刚一交战,形势就对曹军不利,于是全军逐步退往长江以北驻扎。

10. 掉转。例如: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译文: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扩展资料:

含有“引”的成语:

1. 引而不发:读音:yǐn ér bù fā。解释: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译文:君子如教人射箭,拉开了弓却不发箭,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站在正道的中间,有能力的就会跟着他去学。

2. 引风吹火:读音:yǐn fēng chuī huǒ。解释:利用风来吹火,使火越烧越旺。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出自: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因风差好吹火,用力不多。”译文:借着风力吹火,无须用太大力气。

3. 以瞽引瞽:读音:yǐ gǔ yǐn gǔ。解释:让盲人给盲人引路。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出自:洪秀全《原道觉世训》:“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计,以瞽引瞽,讹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诈。”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