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历史

2025-07-14 16:53:228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格陵兰岛,这座位于北美洲东北部的岛屿,以其广阔的面积和曲折的海岸线,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岛屿之一。全岛面积217.5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三万五千多公里。然而,这片千里冰冻之地,为何得名“绿色的土地”?让我们回溯历史,探寻其背后的故事。

公元982年,北欧探险家埃里克和他的伙伴们从冰岛出发,航向未知的海域,无意中发现了格陵兰岛。经过两个夏季的考察,他们惊喜地发现,岛的西南沿海地段有几片平坦之地。这里不仅地形上可抵御北极寒风,而且在短暂的夏季,还能长出青嫩的植被。埃里克为此地命名为“格陵兰”,寓意“绿色的土地”,期望以此吸引人们前往定居。果然,大批移民带着家财和牲畜,勇敢地渡海而来。

格陵兰岛从此繁荣发展,人口和经济逐渐壮大。在鼎盛时期,居民点多达280个,人口数千人,甚至建有17座教堂。岛与欧洲建立了贸易联系,罗马教皇也派遣使者征收教区税。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迁徙至格陵兰定居,他们以捕鱼狩猎为生,与岛上的移民共同生活,为岛带来了新的活力。

自1261年起,格陵兰成为挪威的殖民地,直到1380年丹麦与挪威联盟,岛转由丹麦、挪威共同管辖。在1841年丹麦、挪威分治后,格陵兰成为丹麦的殖民地。尽管挪威与丹麦曾因岛屿归属问题发生争执,1933年,由海牙国际法庭最终判归丹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格陵兰曾由美国代管,战后归还丹麦。1953年,丹麦宪法修改,格陵兰成为丹麦的一个州,享有与法罗群岛相似的地位。

1979年,格陵兰正式实行内部自治,成为丹麦王国名义下的一个国家,拥有自己的政府,管理岛上的事务。然而,自治权有限,外交、防务和司法等仍由丹麦掌管。尽管如此,丹麦宪法承诺,所有与格陵兰有关的声明都将照会自治政府。自那时起,格陵兰建立起内部自治政府,与法罗群岛在1948年获得的地位相似。

扩展资料

格陵兰(格陵兰语:Kalaallit Nunaat)是丹麦王国的海外自治领,领土大部位于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上,面积2,166,086平方公里,大约81%都由冰雪覆盖。“格陵兰”这个名称的意思为“绿色土地”,曾是丹麦王国的海外属地与王国内的自治体,并在2008年的公投后决定逐渐走向独立之途,并在2009年正式改制成为一个内政独立但外交、国防与财政相关事务仍委由丹麦代管的过渡政体。格陵兰全境大部分处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隔海峡与加拿大和冰岛两国相望。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