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质4篇)

2025-08-02 17:15:256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 了解圆舞曲音乐知识,感受其风格特色。

2. 学习并能用正确姿势、饱满声音演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

3. 尝试进行二声部创作,体验合作乐趣。

教学重点

1. 正确歌唱姿势、饱满声音演唱《青春友谊圆舞曲》。

2. 二声部创作,感受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音乐。

二、介绍圆舞曲,老师现场跳华尔兹舞步。

三、新课学习

1. 了解《青年友谊圆舞曲》背景与风格。

2. 学生听音乐回答调号、拍号等音乐元素。

3. 老师手划拍示,学生清唱乐谱,思考曲谱构成与结束音。

4. 学生视唱歌谱,挥三拍子跟钢琴演唱。

5. 再次视唱,学习用饱满声音演唱。

6. 学唱歌曲,强调歌唱姿势、表情自然。

7. 学生第二次完整演唱歌曲。

四、编创部分

探索合唱创作,分小组竞赛,注重音色、声音统一。

五、总结与练习

讨论歌曲中心思想,播放伴奏,鼓励学生唱出最美歌声。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

学习《青春舞曲》、《踏浪》、《世界需要热心肠》、《同一首歌》等四首歌曲。

教学目标

1. 熟练演唱四首歌曲。

2. 采用组合形式创造性表现歌曲,自信、表情地演唱。

3. 了解演唱组合特点,学会评价演唱。

教学方法

视唱、听唱、讲解、示范、讨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唱《青春舞曲》、《踏浪》。

第二课时:学唱《世界需要热心肠》、《同一首歌》。

第三课时:演唱组合展示。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3)

教材内容分析

欣赏《回声》、《闲聊波尔卡》等八首声乐作品,学习人声分类、演唱形式与作曲家贺绿丁简介。

教学目标

1. 对聆听和探索人声有兴趣,能分辨人声分类与音色特点。

2. 辨别独唱、齐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 在欣赏中专注聆听,体验声乐作品的欣赏乐趣。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分析,感受《溜冰圆舞曲》情境与维也纳圆舞曲风格。

2. 体验乐曲内在情感,尝试唱第一小圆舞曲主题。

3. 通过创编活动,培养音乐感受、创造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作品情境与维也纳圆舞曲节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聆听感受,分段赏析,总结与创编,课堂小结。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