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顾客就是上帝 ——服务行业的病态理念
最佳答案
“顾客是上帝”,初见此语,我年少懵懂,不甚理解。彼时,我眼中的世界纯净美好,人亦皆善。如今回首,当年之我,何其天真。
真正理解“顾客就是上帝”是在目睹一则新闻后,一个顾客在超市对服务员的不当言行感到不满,直接向其施加压力,迫使服务员道歉。超市经理在这一过程中并未公正调查,而是直接责备服务员并向顾客道歉。这令我明白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真正含义。那时,我即将踏入社会,满腔正义。看到这则新闻,我怒火中烧,为服务员的不公感到同情,为经理的不辨是非感到愤慨,对那位顾客的无耻行径感到不齿。
进入社会,我见证了“顾客就是上帝”这一理念的普遍性。在任何场合,当顾客与服务人员发生冲突时,为了企业的利益,顾客总是被视为绝对正确的,而服务人员则是错误的,即使他们可能是正确的。这背后的理念,正是“顾客就是上帝”。
有一次,朋友与我谈论“顾客就是上帝”时,分享了一个故事。在一个饭店里,一位顾客要求不合理,老板怒斥道:“爱吃不吃,不吃拉倒!”这位顾客立即以“顾客就是上帝”的名义向老板反攻。老板一怒之下,手持菜刀,对顾客大声吼道:“别扯上帝,我信仰佛教,不信仰耶稣,你生意我不做了,你...立刻给我滚出去!”这位顾客见状灰溜溜地离开了。这位饭店老板的举动大快人心。然而,在这个社会中,大多数服务行业采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要求服务人员低头忍气。
“顾客就是上帝”最初的意义可能是期望服务人员对顾客持有敬意。然而,在当今社会,这一理念已被曲解,成为了某些人损害服务人员尊严的工具。在企业压力下,服务人员被迫忍受不公,尊严被践踏。
在服务行业,不仅提供的是服务,也包括服务人员的尊严。企业在追求利润和名声的同时,忽视了服务人员的尊严和权益。
在银行等正规机构,若非存款人本人,只凭复印件和存单取款是不可行的,因为存在高风险。企业遵循“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但忽视了这一理念的本真含义,将其作为服务人员的枷锁,剥夺了他们的尊严。
面对无理取闹的顾客,我们应采取坚定立场,不被其言语所动摇,而应像那位饭店老板一样,拒绝为其服务。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当今社会,我们或许应减少谈论“顾客就是上帝”,转而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互相尊重,以构建更为和谐的社会环境。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