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什么是双星系统?
最佳答案
1983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提出了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这一系统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它与使用24颗卫星定位的CPS、GLONASS相比具有投资小、建成快的优点。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基于“双星定位”设想研制的。其正式立项于1994年,至2003年5月25日,我国成功地将作为导航定位系统备份星的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它与前两颗分别发射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的“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前苏联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后,第三个在世界上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这套由两颗地球静止卫星(800E和1400E)、一颗在轨备份卫星(110.50E)、中心控制系统、标校系统和各类用户机等部分组成的双星快速定位通讯系统是覆盖我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5°~40°,北纬5°~55°。其主要功能是定位、通讯和授时,可为西部和跨省区运营车辆、沿海和内河船舶的监控、调度和遇险救援等提供廉价、高效、可靠的定位和通信手段;可为水利、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等部门提供精确的坐标资料;可为通信、电力和交通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提供精确的相关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卫星数量少、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价廉、能实现一定区域的导航定位、通讯等多用途,可满足当前我国陆、海、空运输导航定位的需求,缺点是不能覆盖两极地区,赤道附近定位精度差,只能二维主动式定位,且需提供用户高程数据,不能满足高动态和保密的军事用户要求,用户数量受到一定限制。但重要的是,“北斗一号”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打破了美、俄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解决了中国无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问题。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