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是什么?

2025-10-11 06:10:099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碱基对的置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简称为点突变。自发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而人工诱发的突变通过物理因素或化学药剂实现。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对生物进化至关重要,人工诱变成为培育新生物品种的关键手段。基因突变分为两类:碱基置换突变与移码突变。在碱基置换突变中,错误的碱基对替换正确的碱基对,如GC碱基对转变为CG、AT或TA等,只影响被替换的那个密码子,不影响其他密码子。碱基替换的诱因包括碱基类似物的掺入,如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加入5-溴尿嘧啶(BU),导致AT碱基对转变为GC碱基对或反之。其他化学物质、紫外线等也能引发碱基置换突变。移码突变涉及DNA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多个碱基对,导致读码框架改变,产生异常多肽链。移码突变的诱因是吖啶类染料分子插入DNA,造成复制错误。根据遗传信息变化,基因突变分为同义突变、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同义突变不改变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因为简并密码子编码相同氨基酸。错义突变通过改变密码子导致产生不同氨基酸,可能使蛋白质部分或完全失活,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病即由人血红蛋白β链基因的错义突变引起。无义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出现,缩短蛋白质链长度或改变其功能。其中,密码子改变为UAG的无义突变称为琥珀突变,UAA则称为赭石突变。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