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常识

2025-10-12 07:11:166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词,最初称为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歌曲、长短句。词起源于隋唐,成熟于唐代,鼎盛于宋代。《全宋词》收录近两万首词,许多已与音乐无关,成为诗歌的变体,被称为“诗余”。

词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以内)、慢曲(91字以上)。每个词都有词牌,是词谱的名称。词谱众多,清代康熙时期总数约一千以上。如《菩萨蛮》、《如梦令》、《西江月》等。

词谱规定了词的字数、韵数、平仄及格式,填词即遵循词谱的格式。词调中有罕见的一字、两字句,也有八字至十字以上的长句,如《生查子》上、下片为两首五言绝句,《玉楼春》上、下片为两首七言绝句。词调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填词讲究声韵,按词牌押韵。平声长,宜慢吟唱,表达情意;仄声短促,易于寄寓感慨。宋词分为婉约与豪放两种风格。婉约词辞情蕴藉,豪放词气象恢弘。

北宋有晏殊、晏几道、范仲淹、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秦观、贺铸、黄庭坚等著名词人。其中苏轼为天才词人,苏门词人有秦观、贺铸、黄庭坚等。周邦彦为格律词人,李清照为旷世才女。南渡词人有朱敦儒、陈与义、张元干等。南宋有辛弃疾、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张炎等著名词人,其中辛弃疾别立“稼轩体”。姜夔词风“清空骚雅”,史达祖、吴文英等词人也闻名。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