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荡寇志详细描述

2025-10-12 10:59:5310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946年出版的《缅甸荡寇志》是由孙克刚先生撰写的一部作品,他亲身追随孙立人将军的部队,书中大部分内容源自作者的亲历,部分则来源于战斗记录和战地官兵的口述。这部作品详细记录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期间远征缅甸的英勇事迹,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由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

六十年前,1945年3月30日,远征军在缅甸与日军进行了最后的战斗,这场历时三年的出国作战以“惨胜”收场。诗人穆旦,曾作为中国远征军的译员,亲身参与并以《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一诗记下了那段悲壮的历史。

远征军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初时取得了让盟军瞩目的胜利,但也遭遇了连续的挫折。官方报道如《中央日报》上所写的“缅境我敌激战平蛮”等,背后隐藏着十万大军在“野人山”中的艰难与牺牲。杜聿明将军的回忆描述了残酷的现实,疾病、昆虫和恶劣环境无情夺走了无数生命,使得“阴暗的树下,急流的水边,无名野花盛开,尸骨遍野”的场景成为常态。

穆旦的诗歌《森林之魅》中,森林与生命的抗争显得格外凄壮:“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身体挣扎,野花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消逝。”这些读书人,如孙立人将军、齐学启将军(后被日军俘虏遇难)和孙克刚(著有《缅甸荡寇志》)、吕德润(随军记者)等,他们不仅参与了战斗,更是用文字记录下了这段历史的血与火。

扩展资料

又名《中国远征军缅甸荡寇志》,是一部关于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的小说。作者孙克刚,当时率军赴缅甸作战。本书是作者的回忆所著。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