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退一步,进两步。功成名就之机,急流勇退,可以避祸保身。处理人际矛盾,保持谦退,避让三舍,可以化解危机,打造良好的社会关系。办事之时,有进有退,不拘一格,则可时时掌握主动。曾国藩不轻退却善退。退得不着痕迹,才是最妙境界。
(1)急流勇退,保全末路。
(2)谦和退让,远离矛盾中心。
(3)以退为进,审机蓄势。
曾国藩36字诀详解部分
01、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竟成;
做人要做第一等人。“志”是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和信念,它决定着人生和事业的目的性,支配着实现目标的坚定性。人生由立志而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曾国藩坚信,人人可以为圣贤,给自己立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宏远大志。“志”为他一生提供了精神源动力,其声名事业,便由一“志”字开始。
(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2)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3)志向越高,成就越大
(4)慎择师友,结交有志之人
02、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有恒断无不成之事。“恒”为作圣之基,便是圣贤豪杰,绝大事业,也得从此字作出。恒有三大要素:一为“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二为“专注”,认准一件事,如终如一,全力以赴;三为“渐进”,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守此三者,必有功成之日。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做大事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3)事有定成,彻始彻终
(4)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03、专: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力气用到点子上。曾国藩说,西方人的技艺所以精绝,是因为他们每办一事,都集中精力,越钻越深,逐渐达到极致。他认为,要赶超西方,必须有“专”字功夫。他自己的一生,大事小事,无不专心为之。求师专,求友专,用情专,做事专,因而总结出“凡事皆贵专”的硬道理。人之精力有限,而世事无穷,要想有所作为,只有采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略,才能成功。
(1)专权:事权专一,乃能成功
(2)专心:心有二用,则不能成
(3)专攻:用功如掘井,凡事皆贵专
(4)专精:西洋之长在于专
04、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笨功夫也有大收获。“熟”是一种笨功夫。曾国藩学作诗,每日熟读苏轼、陆游诗作,终生不厌,最后口舌生津,妙句随出。“熟”功虽笨,却能生巧。曾国藩为官治军,无不验证了“熟”字之功。须知世间各种本事,如果不是由“熟”而精,则终不可恃。
(1)熟极生巧,妙来无过熟
(2)万事贵熟,熟则能强
(3)先立规模,后求精熟
第二篇:修炼身心之诀【裕、静、淡、暇、松】
05、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
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宦海风波,仕途通塞,不可能全由个人自主。其间坎坷遭际,在所难免。如果胸中抑郁,怨天尤人,不仅无益于事,反易致祸伤身。此时便离不开“裕”字。“裕”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认为,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是一个人能否担当大任的决定性品格。裕则无咎,裕则无争。为人处世,居之以裕,守之以贞,则无难不解,无往不利。
(1)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
(2)局量太小,不足任天下之大事
(3)裕字可助出险境
06、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不动更能掌握主动权。静能生动,更能制动。多动则多犯错,少动则少祸机。静不仅是内心修持之法,还是临机处变之道。曾国藩深谙“静”字妙谛,不动也能办事。他屡屡告诫其子,好动不好静,是他一大弊症。如今人人喜动厌静,不知纷纷攘攘之中,伏有多少隐患!
(1)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静坐养生,守一字胜于吃百药
(3)静为躁君,头脑冷静方能办事
(4)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
07、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品味好人生的真谛。胸怀大志者,所关心者大,所注意者繁,因此往往都是劳心劳力、忍辱负重之人。当此之际,便应以“淡”字求得舒解。曾国藩一生忙碌不堪,却以恬淡养生,以冷淡处世,以平淡为官,以远淡治学,胸中自有一片淡定之天,得人生极乐。
(1)政务缠身之时,淡以求乐
(2)自视常若平淡无奇,则成大器
(3)功名之际,须看得淡些
(4)寄雄奇于淡远之中
08、暇: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当大任办大事者,常要冒大险、决大疑。其身心压力和紧张,非常人所能承受,亦非常人所可想象。心中得一“暇”字,则可留出一片净土,张弛有道,闲适自在。“暇”是高压炉上的减压阀;“暇”是白虎节堂中的山水画;“暇”是空城计中的孔明琴。动中取静,忙里偷闲,平淡中透出人生的绝大智慧。
(1)暇意: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2)暇心:“暇”字是养心的秘诀
(3)暇情: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4)暇谋:紧要关头,仗一“暇”字定风波。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