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逃之夭夭”的意思是什么?
最佳答案
「逃之夭夭」,源于《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原意是形容桃花繁盛美丽,后来被引申为描述人逃跑得无影无踪的状态。这个成语中的「逃」,源于与「桃」的同音,起初是作为一种幽默的比喻,将人的逃跑行为与盛开的桃花相联系。例如,在明朝天然痴叟的《石点头·第问九回》中,女子为自寻出路,便「逃之夭夭」地离开了。类似的表达还有「抱头鼠窜」、「溜之大吉」、「狼狈而逃」等,但「逃之夭夭」更侧重于形容逃跑的突然和彻底。
清代石玉昆的《三侠五义·第六回》中,李保看到包公离开后,迅速收拾财物,也采取了「逃之夭夭」的方式。而在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中,某人则在事情结束后,不慌不忙地逃离现场,同样使用了这个成语。总之,「逃之夭夭」已成为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用于描绘人消失得无迹可寻的逃跑场景。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