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称呼未嫁女子为“待字闺中”?

2025-02-10 18:49:049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闺,女子卧室。待字闺中意味着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的意思。古代,女子成年即等待被聘出嫁。此词源于《礼记·曲礼上》:“女子待嫁,笄而字。”“笄”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仪礼。周代礼俗,女子年满十五岁,如已许嫁,则需举行笄礼,以簪子将发辫盘至头顶,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若年过二十而未许嫁,亦需举行笄礼。女子在成年礼上通常会取字。待字闺中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宋代。

宋以后,家中若有子女出生,必定请当地的秀才或精通民间五术之人,来家里为孩子排出“生辰八字”,并将写有红纸收藏起来待用。这种排“八字”的做法在古代被称为“子平术”。子平术由宋人徐子平发展,是一种推算年、月、日等占卜方式,俗称“合八字”。不论男女,到谈婚论嫁时,都会请命师合一下“八字”。因此,当家中有未嫁的女孩时,就需要找人求“八字”或求人拿“八字”来合。这里的“字”,即解释为“生辰八字”的意思。古人认为,要结婚的人的“生辰八字”要保护得非常好,因此结婚后才能公开“生辰八字”。

待字闺中,这里的“字”即解释为“生辰八字”。在古代,女子在成年礼上通常会取字,而“待字闺中”则意味着女子成年等待被聘出嫁。当家中有未嫁的女孩时,就需要找人求“八字”或求人拿“八字”来合,以期找到合适的婚配对象。这里的“字”即解释为“生辰八字”的意思,古人认为,要结婚的人的“生辰八字”要保护得非常好,因此结婚后才能公开“生辰八字”。因此,待字闺中也就意味着女子尚未聘娶的意思。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