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朱湘《采莲曲》《雨景》原文

2025-02-15 14:04:1611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采莲曲》

小船啊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妖娆。

日落, 微波,

金线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拌,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 拍轻,

浆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在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犹疑。

波沉, 波生,

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柳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莲,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飓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融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雨 景》

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

春夜梦回时窗前的淅沥;

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

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

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

但将雨时的天我最爱了。

它虽然是灰色的却透明;

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

并且从云气中,不知哪里,

飘来一声清脆的鸟啼。

《采莲曲》这首诗,奠定了朱湘在我国诗坛上的地位,正如著名诗人沈从文所指出的那样:“以一个东方民族的感情,对自然所感到的音乐与图画意味,由文字结合,成为一首诗,这文字,也是采取自己一个民族文学中所遗留的文字,用东方的声音,唱东方的歌曲,使诗歌从歌曲意义中显出完美,《采莲曲》在中国新诗发展中,也是非常有意义的。”〔(8)〕朱湘以此诗为中国新诗的民族化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它充分地证明了这么一个真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如果说《摇篮歌》歌颂的是伟大的母爱的话,那么《采莲曲》赞美的则是甜蜜的情爱。而母爱和情爱都属于人性中美的范畴,诗人的这两首诗都回响着对美的呼唤的声音,朱湘以自己的真情真意在呼唤着人性中最美好东西的复归,用以反衬贪鄙丑恶对人性的异化。

  写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的《雨景》也是这样的作品。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雨打芭蕉的“声音”,雾般轻柔的“雨丝”,灰色透明的“雷雨”,一声清脆的“鸟啼”这些新鲜的意象和微妙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期待,它给予读者的是充满着韵色与恣态的一片霞一团花的美的享受。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