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姑苏区特产)

2025-02-19 04:22:188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缂丝,一种源自古代的精美手工艺术,曾为帝王后妃们制作龙袍与霞帔。它以生丝为经,彩色熟丝为纬,织造出的独特图案与素地交织,形成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因此得名“刻丝”。缂丝作品包括屏风、中宝、和服腰带及日用物品,皆为艺术品。

缂丝,别名“刻丝”、“尅丝”,被赞誉为“雕刻了的丝绸”。作为中国独有的丝织工艺品,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的舞俑腰带,以及楼兰汉代遗址中出土的“缂”法织成的毛织物。缂丝工艺历史悠久,堪称瑰宝。

缂丝并非真的用刀雕刻,而是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织法。纬丝依据图案描绘,不贯穿全幅,通过多把小梭子分别挖织,使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形成断痕,呈现类似刀刻的视觉效果,这就是“通经断纬”的织法。

缂丝技艺在宋代后日益兴盛,至清代,缂丝业重心已转移至苏州,色彩纬丝多达6000种,摹临名人书画的工艺精湛、形象逼真。缂丝制品至今仍作为高级工艺品生产和收藏,2000年苏州大学百年校庆时,每位校友均获得了一幅缂丝工艺制作的小画屏。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