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锦州龙物种简介
最佳答案
在2001年,辽西地区的义县组震惊了恐龙研究界,那里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大型的禽龙类恐龙,即杨氏锦州龙(jinzhousaurus yangi gen. et sp. nov.)。这一新种的命名源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汪筱和徐星博士的贡献。杨氏锦州龙的特点独具一格,它的某些特征表现出比已知禽龙类更原始的风貌,如前上颌骨的扩大和牙齿形态,但又与早白垩世的进步禽龙类相似。同时,它的一些特征又接近鸭嘴龙类,例如眶前孔的未发育。这些特征的独特组合对于理解禽龙类的演化和鸭嘴龙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锦州龙的化石是在义县组中部,层位高于四合屯化石层的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它是辽西地区最早发现的大型恐龙化石,丰富了热河生物群的多样性。这一发现进一步确认了热河生物群的地质年代为早白垩世的巴列姆阶,大约距今1亿2500万年前。据同位素测年结果,这一时代与发现相符。
作为大型禽龙类的代表,锦州龙估计身长可达7米,头骨长度约为500毫米,高度约280毫米。它的生活习性独特,幼年的锦州龙前肢较短,主要依靠后肢行走,而成年恐龙则可能四足着地,特别是其头骨和尖锐的拇指爪,显示出了强大的自卫能力。这些特征不仅丰富了恐龙的多样性,也为研究古生态提供了重要线索。
扩展资料
锦州龙(属名:Jinzhousaurus)是禽龙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早白垩纪。它们的化石发现于中国,并发现了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骸。模式种也是21世纪所知唯一的一种。锦州龙首次由汪筱林与徐星在2001年描述。它们生存于巴列姆阶,约1亿2500万年前。为纪念我国古脊椎动物学之父、中国恐龙研究第一人杨钟键先生,同时为肯定锦州人对国家古生物化石研究做出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将其命名为“杨氏锦州龙”。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