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读后感!

2025-03-02 07:34:017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走近王鹏,记者很快就被他的传奇经历所吸引。

 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的王鹏,在外人看来,有著一条前程似锦的人生道路。顶著名牌大学的光环,学的又是炙手可热的专业,王鹏受到了省市机关等几个用人单位的争相录用。然而,好学上进的王鹏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去当兵!

 “你一个学经济的高才生,跑到部队去干什麼?”面对众人的不解,王鹏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

 “国家培养了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做些什麼?”带著那颗炽热的报国心,品学兼优的王鹏主动放弃舒适环境和丰厚待遇,成为我军第一批地方大学生干部中的一员,从此走上了一条别样的人生道路,而且一干就是24年,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世界科技突飞猛进、部队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地方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军军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王鹏对自己的“地方大学生”身份如此评价。

 刚一入伍,王鹏便被分配到军事科学院战略理论部,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後来,王鹏来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接受合成参谋培训。当他以全优成绩毕业时,学院正酝酿选拔人员到边境参加重大军事行动。得知这个消息後,王鹏热血沸腾,连夜写下了6000多字的请战书。经学院领导批准後,王鹏作为某团作训参谋奔赴边境。在2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运用院校所学知识,积极给部队出谋划策。一次,团组织炮击作战战斗,他发现该团火力计划不够合理规范,就自告奋勇承担修改计划的任务,冒著生命危险勘察地形,连续奋战7天,重新制定火力计划,为战斗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也因此荣立三等功。

 从前线载誉归来的王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调到野战部队,把自己的人生推到又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然而,他的军旅生涯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

 1998年,王鹏所在部队由师改旅,他被宣布编外,面临转业;2003年,王鹏从国防大学研究生班以总评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当时所在部队暂无岗位空缺,于是王鹏便以编外参谋身份到集团军机关帮助工作。

 每当这时,都会有一些朋友劝王鹏换工作,甚至还有人许诺给他丰厚的年薪。

 对此,王鹏说:“只要我还穿一天军装,准备打仗的脚步就一刻也不能停!”期间,他曾待岗14个月,但他依旧披星戴月、加班加点,参与组织摩步旅实兵演练等重大任务,指导装甲某师探索的夜间训练及进攻战斗方法路子。很快,他的才气和坚持得到了部队领导的一致首肯,被任命为集团军教导大队训练处长。

 军校教员、作训参谋、侦察处长、副旅长……20多年,王鹏在11个工作岗位上任过职,也曾面临转业、编外等现实考验,但他依然坚持在岗位上,以过硬的专业素质、惊人的意志书写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作为一个成熟的公民,不论从事什麼样的工作,都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要把现在的工作岗位当成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不要胡乱攀比。”王鹏用寥寥数语道出了自己对24载军旅生涯的感悟,此刻,他的心情犹如24年前投身军旅一样,坚毅、果断,矢志不渝。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