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诗词踏莎行

2025-03-04 20:20:3611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这首《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此词为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当时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词作通过描写贬谪环境的凄冷和内心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词的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开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词人以此景衬托内心的凄凉,借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寻找无果的失落。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孤馆闭门,春寒料峭,杜鹃声声,斜阳西下,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杜鹃啼声哀怨,又恰逢日暮,更添几分伤感。

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词人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自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这种问候如同梅香和书信,给词人带来了片刻的温暖和安慰。然而,这种安慰在无尽的思念和孤独中显得格外渺茫。

“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词人用“砌”字形象地描绘了心中的愁绪如同垒砌的砖石,数不胜数,无法排遣。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则借郴江之水,抒发内心的无奈与迷茫。郴江本自绕郴山,却为何要流下潇湘,词人借江水的流向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迷茫。

整首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