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昆明金殿简介
最佳答案
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昆明金殿名胜区坐落于昆明东北郊的鸣凤山,这里不仅汇集了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和宫金殿”,还融合了昆明园林植物园,成为一个综合性风景名胜园林。金殿自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起,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中峰在鸣凤山建立了太和宫,并铸铜造真武殿。到了明崇祯十年(1637年),铜殿被迁至宾川鸡足山。清康熙十年(1671年),吴三桂重建真武铜殿,从此鸣凤山又被称为金殿。明代时,鸣凤山因“鹦鹉春深”的美誉而闻名,清代则被称为“鸣凤胜境”。进入太和宫山门,一座气势宏伟的棂星门矗立在眼前。棂星门象征着取得士之意,门两侧塑有青狮白象,寓含“青狮献瑞,白象呈祥”的吉祥寓意。
“中国金殿博览苑”内汇集了中国现存的六座古代铜建筑,均按照2:1的比例用珍贵楠木经过仿铜处理建成。这些铜殿包括颐和园万寿山宝云阁、湖北武当山铜殿、陕西五台山“万寿殿”、山东泰山金阕及武当山“转运殿”中的元代小铜殿。紫禁城则用于保护铜殿,其城墙高达一丈,周长三百六十五尺,象征一年的天数,寓意日日平安。紫禁城由青砖砌成,坚固厚重,各方向均设一门,门上绘有红色图案并装有金色门钉。西门顶上的魁星楼供奉魁星,为“魁星楼”。历经多次战争和地震,紫禁城几度受损,但依靠历代管理者的修缮,至今仍完好如初。
金殿文物馆位于太和宫天师殿内,馆内藏有大量明清以来的重要文物,数量在全省风景旅游区中名列前茅。馆藏包括铁器、铜器、瓷器、兵器、法器、衡器、石雕、木雕、泥塑、锦缎、经典、古代生活用品及名人字画和碑刻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滇人的智慧,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中,道教镇山七星宝剑、七星旗和吴三桂使用过的大刀尤为珍贵,为探索云南道教和地方文化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西周青铜文物展室设于太和宫天师殿,为弘扬战国至西汉时期以及后代历朝的青铜文物,展出了大量有代表性的青铜器仿品,如云南爨文化特点的历代铜制器物、中原传入云南的历代铜器、道众生活与法事活动用的铜铸器物等。展品中包括铜俎、贮贝器、铜枕、铜鼓、铜兵器、编钟、酒鐏、古鼎、铜乳锣、铜纹片等,这些器物做工朴拙优美,典雅精致。
“古滇铜魂,金殿神韵”青铜文化展馆依托全国最大的铜殿——金殿,以及中国金殿博览苑、青铜文化景廊、永乐大钟和铜牛园,展示了四百多年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昆明金殿与滇铜文化发祥地——“天南铜都”东川联合设立的青铜文化展馆。展览内容涵盖了云南青铜文化的辉煌历史,从开采、冶炼、浇铸到造型及向全国运送,突出金殿的青铜文化主题,配以云南出土的青铜文物仿制品、生动的雕塑群、实物模型、图片和文字资料,让游客深入了解云南悠久的青铜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景廊是金殿名胜区连接文物古迹区与园林植物园的主游路,用雅致的青石铺设,两旁绿草如茵,沙松环绕,点缀着六组战国至汉代云南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等地出土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青铜文物仿制雕塑。游客穿行其中,感受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升华。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