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常见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举例说明)
最佳答案
在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状态多样,常见的有:
1. 固态:燃槐、石头、木头等,这些物质以稳定的晶体结构存在。
2. 液态:口水、海水等,这些物质虽然稳定性不及固态,但仍然保持一定的形态。
3. 气态:氧气以游离状态存在于大气中。
4. 等离子态:火焰是等离子态的典型例子,由带电粒子组成。
矿物在自然界中的组成通常复杂,不是简单的化学式表示的纯净化合物。它们通常含有以下类型的杂质:
1. 机械分散物(固相、流体相):这些是不同于主矿物的细小独立矿物或固熔体分离物,例如乳滴状方铅矿。
2. 吸附相杂质:这些杂质不参与主矿物晶格,仅在矿物表面、裂隙面等处呈吸附状态。
3. 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0.001mm):这些物质不占据主矿物晶格位置,且不能形成可进行矿物学研究的颗粒,其成分和性质不明确。
4. 与有机质结合的形式:包括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络合物、有机胶体吸附,例如二氨基乙酸合铜。
5. 类质同象:这种现象发生在新矿物晶格构造位置中的相应质点被其他元素取代,如KCl晶格中的K被Rb代换,但不会引起晶格常数的大幅变化。
在自然条件下,除了惰性气体外,元素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以分子和晶体的形态出现。元素之间的结合遵循特定的规律,例如:
1. 金属相中,Fe、Ni、Co、Pt等元素共生。
2. 硅酸盐相主要由Si、O、Al、Mg、Fe等元素组成。
3. 硫化物中,S、Cu、Zn等元素结合在一起。
地壳中的岩石也显示出不同的元素组合:
1. 基性岩、酸性岩和灰岩中的元素组合差异显著。
以上内容应能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您有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