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爱国的议论文
最佳答案
“爱国”之我见
物虽无主,我心有主乃“国家”也。使爱己之人得福乃“国家”也。“爱国”乃中华民族千百年之传统。“爱国”者,自己幸福,亲人亦幸福。但依我之见,能达“忠孝两全”之境界者,古来未曾几人。
圣人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天命,六十时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面对“忠孝”或许先立而后敬,不失为一种良策。真正能做到从心所欲,乃是人生的另一境界。文天祥做到了“忠”并且那么的愤然。当其变卖家当充作牢费时,他或许也曾经为“忠孝”所困,在四下无人的牢房,他亦可点头便可荣华富贵,亦可以孝当先。但他毅然挺立着摇头拒绝了,忠于祖国,忠于自己的良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句愤然壮烈的走了。虽不是“忠孝两全”,但其依然留留清史,真乃英雄也。因此我想,忠于谁不过于忠于自己,忠于自己身心中那一滴潜意识。因为那是一个人真正的爱国良知所在。
“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让自己所爱的人幸福”。我想当罗曼·罗兰说出这句话时,他一定身处于无比幸福之中。这大概也是“孝”的体现吧!但人生的最大悲哀,莫过于身在福中不知福。“孝”看起来很简单。要知道它也是几千年来我们国人一直追求的一种境界。岳飞虽为一代名将,但也时常回乡探母。即使辞世亦不忘悼记,真乃千古之良将也。即使忙于各种应酬、工作,但我想我们都应该不忘一句话“时间就像充满水的海绵,只要你挤总还是有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哲理,亦是广大国人应具备的精神。因此,不要借口忙,就可以把“孝”字放在一边。一代枭雄曹操,虽然古来传送其奸诈、暴力,但在听到其父被杀,亦是悲愤交加。可见“孝”字已注入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人性中最闪光的一点莫过于“忠孝爱国”。但当其不能全顾之时亦要把握其一。不要让自己后悔,毕竟圣人可做到从心所欲,平常人亦做便可,但“忠孝”是我们的国训,到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抛弃。
我想说孝忠与爱国,乃品德之最高写照,它们相辅相成,造就了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它们亦是功不可没。
请记住,“效忠祖国”始终如一的追求,不要丢弃这完美的品行!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