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人化石发现

2025-03-12 03:19:228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长阳,位于中国鄂西南的山区,海拔范围在1000至1500米之间,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洞穴资源,为远古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这里的溶洞蕴含着众多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早在清朝时期就已被人发现。据《长阳县志》记载,老鸦岭附近的一个洞穴,曾有人挖掘出一种似兽的骨骼化石,其特征奇特,被当地人称为“龙骨”。这些化石在‘遗闻’部分也有提及,但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它们被误认为神物或龙蜕。

一九五六年,当地群众为寻找副业而挖掘“龙骨”,其中一位名叫陈明智的生物老师,发现了人类上颌骨化石及两枚牙齿。这批化石后来被省文化主管部门发现,他们立即意识到长阳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挖掘活动严重,要求立即调查并禁止此类行为。省博物馆的毛在善同志与龚发达同志一同前往钟家湾,挑选了更多化石,其中一块上颌骨化石被确认为古人类化石,具有重要意义。

钟家湾的“龙洞”是一处石灰岩洞穴,位于大堰乡,洞口朝东南。洞内堆积物主要为松软的沙质泥土,夹杂着化石和石灰岩碎块。经过科学发掘,他们发现了距今10多万年的古人类左下第二前臼齿化石,这是长江以南首次发现的人类遗迹。同时,洞中还出土了大量南方常见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如犀牛、象、鹿等,它们属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贾兰坡教授根据化石出土地点,将这个发现命名为“长阳人”,并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发表了相关文章。

扩展资料

长阳人”,中国华中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属早期智人,距今年代约为19.5万年,介于猿人和现代人之间,与北京猿人末期年代相当,是中国长江以南最早发现的远古人类之一。“长阳人”的问世,说明了长江流域以南的广阔地带也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长阳人”是世界人类进化发展于古人阶段的典型代表,填补了人类考古学“中更新世后期”和“亚洲长江流域”时空两个空白,也进一步否定了“中华文明西来说”。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