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国是是什么意思(共商国是与共商国事)

2025-03-17 21:25:527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共商国是是什么意思

共商国是指共同研商国家大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国是”为国家政策方针等重大的决策。

【发音】gòngshāngguóshì

【释义】国是:国事;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共商国是与共商国事

共商国是与共商国事的区别如下:

词义范围不同:

共商“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共商“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适用对象不同:

共商“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共商“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共商国是”。

语体色彩不同:

共商“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共商“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语法功能不同:

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共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共商“国是”就无此用法。

共商国是与共商国事的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事”与“国是”都有词条,但前者专指“国家大事”,是比较具体的指称,而后者仅做书面用语,意为“国家大计”,是比较宽泛、广义的指称。

因此“共商国是”一词中的“是”是不能用“事”来代替的。

“国是”是传统汉语中专指国家大计、国家政策方针的专用词汇,是正规的书面用语,语境庄重、严肃,例如:

愿相国与诸大夫关定国是也。——《后汉书.桓谭传》

而“共商国是”这样的词汇则是固定的,不能写成“共商国事”。“国事”指国家事务,也可泛指一切跟国家有关的具体事情,如:国事宜勤,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红楼梦》。

从字面意思上看,“国是”的“是”字,其含义从一般意义上引申而来,有“到底应该怎么做”这层意思,而“国事”的“事”字则仅指客观具体的事情。

从语境上理解,“国是”为国家政策方针等重大的决策,而“国事”则是比较具体的事务,由此“国是”与“国事”孰重孰轻是非常明显的。

共商国是的意思解释

共商国是:指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读音:gòngshāngguóshì。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商国是”。

造句: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这个特殊年份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带着亿万人民对改革的热切期盼,走进会场,共商国是,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

国事与国是的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

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共商国是”。

2、语法功能不同

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

3、语体色彩不同

“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是古非今是什么意思

释义

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汉书·元帝纪》:“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共商国是是不是成语

“共商国是”,汉语成语,读音是gòngshāngguóshì,意思是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出自《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商国是。”

“共商国事”指共同商量国家的某件大事,共同商量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

“共商国是”和“共商国事”的区别:

1、词义范围不同:

“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

“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

“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

“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

3、语体色彩不同:

“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

“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