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框架

2025-03-25 13:35:3710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框架 篇1

 个人收入的分配

 1、为什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为什么实行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

 现实经济条件决定:

 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

 A、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对以往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3、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管理

 4、公平:

 (1)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2)如何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5、效率和公平并重,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框架 篇2

 1、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国家预算,国家决算

 2、财政的作用:

 ① 国家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措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

 3、财政收入:

 (1)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最重要来源

 (2)利润收入

 (3)债务收入

 (4)其他收入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印象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和分配政策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5、税收

 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种: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防止偷税漏税)和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意义:(1)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缴纳的各种税收为基础的。

 (3)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6、违反税法:偷税、漏税、欠税、抗税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框架 篇3

 1、市场配置资源

 (1)计划和市场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经济:市场起基础性作用。PA:看不见的手:市场 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

 (2)市场秩序

 诚实守信: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落。

 措施: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国家: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应当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局限性:

 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B、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性(信息)、滞后性(时间差)等固有的弊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 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辅)

 经济手段: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常用)和经济计划

 法律手段:经济立法与经济司法

 行政手段: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