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夏衍人物资料
最佳答案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轩,1900年10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仁和县严家弄27号,是一位中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和政治人物。
夏衍的祖父沈文远,其妻余杭章氏,是革命元勋、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堂妹。沈文远夫妇生有三子三女,长子沈学诗。沈学诗娶德清县徐绣笙为妻,后生下长子沈乃雍、次子沈乃熙(即夏衍)。
夏衍在7岁时入私塾“破蒙”,9岁时进杭州正蒙小学,11岁辍学在家自修,学做农活。13岁时,入德清县立高小,15岁高小毕业,进杭州泰兴染坊当学徒。16岁时,由德清县公费保送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夏衍受“五四”运动影响,投入杭州学生爱国运动。同年10月,参与创办进步刊物《双十》(后改名为《浙江新潮》),以“宰白”为笔名,在“随感录”专栏中发表文章。1920年8月,夏衍从甲种工业学校毕业,经校长许炳堃推荐以公费保送到日本留学。
在1923年,夏衍在日本门司受到孙中山的接见并由李烈钧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夏衍从明治专门学校毕业,获工学士学位。同年4月入九州帝国大学,10月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驻日神田总支部常委、组织部部长。1927年,夏衍回上海,并经郑汉先、庞大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夏衍出版译著《母亲》第一部。1930年,当选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并创办《艺术》月刊和《沙仑》月刊,任主编,发表关于电影的文章《有声电影的前途》。1932年,夏衍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成员,并创作了一系列电影剧本。
1935年,夏衍因叛徒出卖被追捕,避居在卡德路白俄公寓。期间,夏衍创作了多幕剧《赛金花》和独幕剧《都会的一角》。1936年,夏衍发表报告文学《包身工》,并与周扬等人开展救亡戏剧、电影、音乐运动,撰写时事述评。1937年初春,夏衍创作三幕话剧《上海屋檐下》。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成立,夏衍当选为该协会理事。同年,夏衍在上海见到周恩来,从此以文化人的身份从事抗日统战和新闻工作。1940年,夏衍创作了四幕话剧《心防》与《愁城记》。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夏衍撤离桂林赴香港。同年4月,夏衍参与创办《华商报》,任社务委员、党支部书记。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受周恩来急电指示组织戏剧界转赴西南各地。1942年,夏衍赴重庆,任中共南方局办事处文化组副组长。1944年,夏衍任《新华日报》代总编辑。
1947年,夏衍抵达新加坡,向华侨领袖陈嘉庚传达中共中央军政方针,并应陈嘉庚、胡愈之邀请任《南侨日报》主笔。1948年,夏衍参与策动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主任钱昌照起义。同年,他还参与策动国民党上海海关关长丁贵堂起义。
1949年,夏衍任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暨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同年7月,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华全国电影艺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0年,夏衍任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同年8月,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夏衍兼任院长。
1953年,夏衍创作了五幕六场话剧《考验》。1955年,夏衍在“潘汉年冤案”中受牵连,在北京被隔离,接受中组部审查。1956年,夏衍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1958年,夏衍将茅盾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改编成电影剧本。
1959年,夏衍的《夏衍选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2年,夏衍的影片《革命家庭》获《大众电影》首届“百花奖”最佳电影编剧奖。1963年,《电影论文集》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1963年,夏衍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电影剧本《烈火中永生》。
“文革”时期,夏衍遭到批斗,被长期关押在大红门卫戍区等地。1977年8月,夏衍恢复了党组织关系。1978年,夏衍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党组副书记。同年11月,夏衍任中央文化部顾问。1979年,夏衍当选为第四届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
1982年,夏衍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同年10月,夏衍的《夏衍论创作》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次年7月,夏衍的《夏衍选集》(四卷本)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1989年,夏衍将珍藏的明清以来的中国名家字画94件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1991年,夏衍将珍藏的邮票珍品全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1993年,《夏衍》画册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1994年,夏衍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800册。同年10月,夏衍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1995年2月6日,夏衍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5岁。然而,他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和留下的众多作品中所闪烁的人格风采和人性光芒,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
扩展资料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汉族,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省余杭县彭埠镇严家弄。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代表作品《赛金花》、《秋瑾传》、《包身工》、《上海屋檐下》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