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分六项,分别有什么,并举例

2025-04-19 17:16:247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