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2025-04-28 10:55:149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模仿划龙舟动作,两两合作协调向前快跑。

 2、积极参加竞赛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皮筋龙舟”若干。

 活动过程:

 1、模仿赛龙舟的动作(划船、打鼓、擦汗等)。

 2、游戏:《划龙舟》。

 (1)讨论两两合作划龙舟的方法。

 ★指导语:两人一组怎样能把龙舟划得又快又好?

 (2)自由结伴尝试合作划龙舟。

 (3)划龙舟比赛(分组接力比赛)。

 3、听音乐做全身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2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2、通过活动体会端午节全民健身、防疫袪病、驱邪避毒、倡导健康的节日主题内涵,促使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树立健身心的意识,促进快乐成长。

 二、活动主题:

 “粽香悠悠话端午”

 三、活动时间:

 6月3日—9日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引出端午

 1、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6月2日早上进行)

 2、校园广播,播放歌曲《赛龙舟》让学生欣赏。(6月3日午会课进行)

 活动二:感知端午

 1、充分利用好我们的校本拓展型教材《节日漫游》中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带领学生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6月2日下午第二节)

 2、三~五年级以假日小队的形式,让队员利用周末走访自己周围的村民,探究端午习俗并完成探究小报。(6月7~6月9日)三~五年级各班请于6月13日前推荐1份小报上交德育室。

 3、一~二年级各班组织一次主题为“知端午民俗”的十分钟队会。(6月5日午会课)

 4、三~五年级开展一次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感受屈原的民族气节,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6月5日午会课)

 活动三:品味端午

 1、向自己的奶奶、妈妈学包粽子、品粽子,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学生与家长的自主活动)

 2、与自己的好朋友、友谊班的小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进朋友间的感情。(学生间的自主活动)

 四、活动要求:

 1、在整个活动期间,每班至少上传相关活动消息一条,字数不少于100字。

 2、各班可以在《学校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小型的班级活动。

 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目的:

 1.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端午节的各地风俗习惯。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

 收集端午节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手工,收集古诗等。

 活动过程:

 一、导语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而对外国节日却很热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应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全民人文素养。这次主要围绕端午节展开一次实践活动。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过程:

 1.课件出示端午节图片,让学生感受节日气氛。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后收集关于端午节资料。

 (1)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2)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3.课件出示各地端午节风俗习惯。

 (1)让学生了解各地端午节风俗,比较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了解本地端午节风俗,并结合自己每年过情景。讨论交流。

 4.小组比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及谚语。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

 三、动手活动

 1演话剧屈原

 2.学生小组比赛动手包粽子。感受节日氛围。

 四、说一说这次活动的收获。

 五、总结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特有的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一些常见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对端午节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自己国家明间节日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粽叶、废纸团、画笔、画纸、剪好的香包纸、艾叶、幼儿材料、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粽子,引出课题。

 2.教师,引出下一环节。

 二、通过观、看课件、交流,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让幼儿重点认识粽子了解端午节。

 (1)认识粽子的不同形状

 (2)认识粽叶

 (3)了解粽子的不同口味

 2.了解吃粽子的习俗。

 3.了解其他的纪念方法。

 4.端午节习俗。(看课件)

 三、幼儿操作,准备过端午节。

 1.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过端午节,你准备怎么过呢?

 2.知道今年的端午节。师:那今年的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3.教师介绍准备材料。

 重点介绍:香包、包粽子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5.教师。

 小学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引导学生珍惜并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3、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辩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自己调查走访,查阅资料。

 2、小组活动中的合作交流。

 三、教学准备:

 分小组搜集并整理资料,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二)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别称吗?(分小组汇报成果并补充)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也很多,你都知道哪些?(学生分组交流)

 (三)活动二:端午讲故事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

 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

 (四)活动三:端午话习俗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

 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课件展示: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4、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5、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你知道吗?(学生自由交流)

 (五)活动四:端午颂诗词

 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呢?(学生交流分享)

 (六)活动五:谈感受,激发情感

 今年端午节你打算怎么过?(学生交流自己的计划。)

 五、教师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相信我们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最后老师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传统文化课,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以后的时间里努力学习,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