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最佳答案
1.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形成原因在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3.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是降水量,季风区降水量多于400mm,非季风区降水量少于400mm。
4.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特点有所不同:
- 降水量:季风区降水量多,平均超过400mm;非季风区降水量少,平均少于400mm。
- 地势地形:季风区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非季风区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 生产方式: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非季风区以畜牧业为主。
扩展资料:
非季风区的特点:
1. 气候特点: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因此西北内陆受季风影响不明显,降雨较少(年降水量小于400mm),气候干旱。
2. 气候类型:非季风区主要为大陆性气候,少部分为高山高原气候(如青藏高原)。
3. 地形:季风区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非季风区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4. 植被类型:非季风区以耐旱喜冷的植被为主。
季风区的形成原因:
季风区的气候受季风影响。大范围盛行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称为季风,主要是由于海洋与陆面温度对比的季节变化所致。中国东邻太平洋,夏季因大陆上气温高于海洋,洋面上的低层气压高于大陆上的气压,因此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湿热的东南季风(夏季风)。而在冬季,大陆上气温低于海洋上气温,因而大陆上气压高于海洋上气压,便形成了干冷的西北季风(冬季风)。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