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琼中黎族民歌琼中黎族民歌渊源
最佳答案
黎族人民热爱唱民歌,这是他们交往中表达情感、吐露心声的主要方式。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及黎族传统社会的特殊背景,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琼中黎族民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传统黎歌,二是汉化黎歌。
传统黎歌使用黎语吟唱,其旋律古朴粗犷,句子结构无固定格式,有五字、七字,甚至多字句,不分段落,韵律独特,押韵不规则。例如,什运地区的《黎族祖先歌》,通过吟唱流传下来,原文音记为:胡尼高吞透,胡尼高吞胎,吞买、龙西龙闹。意译为:我们黎族的祖先,原居住在海南岛沿海,后来汉人来到。交往中,祖先学会煮螺煮盐。又如红毛地区儿女不满包办婚姻所唱的黎歌,原文音记为:席蒂审择多,择多来颠素,择多来素颠,有差龙初各,拉蒂夏来顶刀。意译为:有女不懂找女婿,找个女婿眼睛像石榴那样大,并且还是斗鸡眼,害得我好苦好苦。这样的传统黎歌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
汉语黎歌多为七言四句一首,韵律与海南方言歌相似。例如:
坐在高岭看妹村,竹尾摇摇诱心乱。
求得山风吹竹尾,竹尾分开见妹门。
这是一首七言四句,韵律统一,句子严谨的汉化黎歌。它与海南方言民歌较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此歌带有黎族风格。[1]
扩展资料
琼中历来被誉为“黎族民歌之乡”,黎族民间歌手众多,民歌曲调也十分丰富。民歌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平日的生产劳动中,也会即兴而引吭高歌。民歌的内容以情歌占最多数,如《抗婚歌》就是一首叙事长歌。还有劳动歌、婚礼歌、盛典歌、“做鬼”歌等。 黎族民歌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用黎语唱的传统古老民歌和用汉语海南方言唱的受汉族文化影响的民歌。黎歌有一套优美的曲调,类似唱腔,如琼中、保亭两县的“罗哩调”,琼中县的“水满调”等。2008年,琼中黎族民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