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鳖的习性、分布?

2025-08-08 16:39:519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石鳖,一种原始贝类,颜色与岩石相似,形状与潮虫类似。它们的背部由八片石灰质壳片形成的覆瓦状排列贝壳,周围外套膜表面生有小鳞片、小针骨、角质毛,形似全身披甲的武士,难被其他动物侵犯。

石鳖头和脚隐藏于贝壳之下,无触角和眼睛,仅腹面有大嘴用于进食。嘴内有齿舌,是其独特的器官,用于刮取石面上的小型海藻作为食物。脚肥大且椭圆形,用于在岩石上爬行,行动速度慢,多在夜间活动。食物充足时,石鳖能在同一地点停留很长时间。

触碰石鳖采下较为困难,其脚肌肉收缩形成真空腔,分泌粘着物,紧紧粘在岩石上。脚周围外套腔可见羽状鳃,通过海水循环完成气体交换。石鳖头部无眼睛,但眼睛位于背部贝壳上,因头盖在贝壳下方,仅贝壳可接触光线。眼睛数量多,排列在贝壳上,直径约0.06-0.07毫米,仅能感受光线变化。

石鳖的贝壳由八片壳片组成,受刺激时,身体会向腹面蜷缩。采得标本需先使其失去知觉再浸入酒精或福尔马林,否则会缩成一团。石鳖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活在正常盐度的岩岸或高盐度的海洋底部,部分生活在河口区、深海或附着在海藻、其他生物体上。它们的身体颜色与所附着的物体或生物相似,是很好的保护色。

石鳖身体一般较小,我国常见种类长度约2-3厘米,最大种类体长可达33厘米,宽15厘米。石鳖的繁殖方式独特,雄体和雌体存在,但不易区分。繁殖季节,雄体和雌体通过生殖腺成熟的颜色变化辨别性别。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卵子大小约为150-250微米,受精卵发育成幼虫阶段,最后长出贝壳,成为小石鳖。

作为贝类中的原始类型,石鳖的神经系统结构简单原始,直接由担轮幼虫变态为成体,无面盘幼虫期,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