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2025-02-03 17:21:268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岩石的可溶性。

喀斯特地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桂林山水属于峰林喀斯特、桂林七星岩属于落水洞喀斯特、四川黄龙属于钙华喀斯特、云南石林属于溶沟喀斯特等。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根本原因在于岩石的可溶性,这种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

据中国甘肃网报道,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的石灰质含量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因此其被溶解分割后的形状也不同,于是便形成了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喀斯特地貌。

此外,气候对喀斯特地貌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如我国西南部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因此岩溶作用才能延续进行。

扩展资料:

桂林山的地形:

1、石山——四周壁立拔地而起的奇峰

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峭峻,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蚀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它和土山以流水冲刷坡面,并使山坡由急向和缓演化相反,石山山坡上无散流、暴流产生。

2、“逢山有洞”的石山“脚洞”

峰林石山地形特征是“逢山有洞”,有的不止一个,如桂林七星岩即有5个洞口。但是最奇特的要算“脚洞”了。脚洞是在石山山脚形成的洞穴,故名“脚洞”。它的地形特征是沿着地下水面发育的。所以,脚洞内部一般都有广大的洞穴系统。

3、峰林石山上的“穿洞”

当脚洞上升之后,高出地下水面时,穿过石峰的脚洞,就叫做“穿洞”。这是由于地壳上升了,或者地下水面下降了。从前的脚洞就成为没有流水、积水的干涸洞穴,洞底也高出平原地面,变成为于半山上的洞穴,由于洞穴穿过石山,故名“穿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奇山、溶洞、怪石,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