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贡院陈列馆相关人物

2025-02-04 19:45:517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我国伟大的讽刺文学家吴敬梓,字敏轩,晚年别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于1701年至1754年间活跃。1733年,三十三岁的他离开全椒,移居南京秦淮水亭,这一迁移拓宽了他的视野,让他深刻洞察了社会百态。他目睹了各种人物,如那些追求功名富贵却卑躬屈膝之人,那些倚仗权势而傲慢之人,以及那些自以为清高却被人识破虚伪之人。在经历了世态炎凉并认识到八股取士的腐朽后,吴敬梓以独特的笔触,于南京创作出了我国讽刺文学的巅峰之作——《儒林外史》。这部作品耗费他十年心血,最终得以面世。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文化贡献者,秦淮区委和区政府在古桃叶渡遗址附近精心复建了秦淮水亭,并在此设立了吴敬梓故居陈列馆。该馆坐落在南京清溪河与秦淮河的交汇处,紧邻古桃叶渡,其名取自王献之的佳话。桃叶渡因王献之曾在此迎接爱妾桃叶而闻名,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丰富的诗词和民间传说。北半部分是吴敬梓故居,馆内展示着不同版本的《儒林外史》,记录了吴敬梓一生的代表性生活场景,为研究吴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场所。

扩展资料

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国科举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起初占地不大,后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鼎盛时期规模居全国各贡院之冠,与北京顺天贡院并称为“南围”和“北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集乡试、会试于此。永乐年间,京师迁往北京后, 明清两代仍作乡试考场。仅清一代,科考共举行了112科,其中在江南贡院 乡试中举, 后经殿试考中状元者江苏籍49名、安徽籍9名,共计58名,占全 国状元总数的51.78%。 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 翁同龢、张骞、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