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名词解释?

2025-02-08 15:04:038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旦行,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又有比较详细的分工,有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生,就是指男人,要不然怎么会有先生、后生、儒生以及张生、李生等等叫法。旦,解释起来复杂点,戏剧史家周贻白认为,“旦”字是由“姐”字演变而来。顺序是先有“姐”,接着“姐”被人们讹为“妲”(宋代杂剧中有《老孤遣妲》、《双卖妲》等剧,“妲”就是“姐”),再由“妲”简笔为“旦”(金代、元代的剧本中有《旦判孤》、《酸孤旦》,以前的《老孤遣妲》也成了《老孤遣旦》)。“姐”历来是对女性的称谓,这一点在天津可以得到实证。既然“旦”源自“姐”,那么“旦角”专演女性也就很好理解了。净,元人柯丹丘认为“净”是“靓”之讹。他说,净要用脸谱,粉白黛绿的,真是靓装。靓就叫开了,后来不知道怎么就讹变为净了。丑,

不用解释,无非是相对于“俊”来说的。“丑角”扮演的人物虽不全是坏人,但大都须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其形象毕竟是丑的。有人可能觉得这种解释太简单、普通了,如硬要去考证其中的奥秘,定能找到新说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