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三宝是哪三宝

2025-02-08 18:04:2010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蜀学三宝”——文翁石室、孟蜀石经、周公礼殿。1.文翁石室:

(位于成都市文庙前街93号。)

文翁石室是一所连续办学两千多年未有中断、未曾迁址的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由地方政府开办的学校。

多年来为成都培养了大量人才,郭沫若、王光祈等人均出自石室,现今仍是我国名校之一。

《汉书》上明确记载:“至汉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在文翁之前,我国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公立学校”,文翁开创了地方政.府兴办“公立学校”之先河。

2.孟蜀石经:

孟蜀石经,又称“广政石经”(因刻于广政年间得名)、“蜀石经”、“石室十三经”、“蜀刻十三经”,创刻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广政初年,由后蜀宰相毋昭裔创议并主持,为儒家“十三经”经注最早的完整辑刻。

孟蜀石经是儒家“十三经”的首次结集,也是儒家经典体系第一次获得“十三经”之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周公礼殿:

周公礼殿即文翁学堂。西汉景帝时蜀守文翁建。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校内。

《元和志》卷31成都县: “南外城中有文翁学堂,一名周公礼殿。”

《汉书》提到文翁在成都立学官,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说得更为详细:“始,文翁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一[曰]玉室,在城南。永初后,堂遇火,太守陈留高眹更修立,又增造二石室。”书中提到了讲堂,但于礼殿仍语焉不详 。

最早明确用礼殿名称的是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

“ 右文翁石柱记云:汉初平五年仓龙甲戌旻天季月,修旧筑周公礼殿,始自文翁开建泮宫。据颜有意《益州学馆庙堂记》。按,《华阳国志》,文翁为蜀郡守,造讲堂,作石室,一名玉堂。

安帝永初间,烈火为灾,堂及寺舍并皆焚燎,惟石室独存。至献帝兴平元年太守高朕于玉堂东复造一石室,为周公礼殿。有意又谓献帝无初平五年,当是兴平元年。盖时天下丧乱,西蜀僻远,年号不通,故仍旧号也。今检范晔汉书本纪,初平五年正月改为兴平,颜说是也。治平元年六月十三日。”

在这里,欧阳修明确指出,文翁开建泮宫,但造礼殿者乃是东汉末年的蜀守高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