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一·二八事变详细资料
最佳答案
一·二八事变发生在1932年,当时十九路军驻守京沪,由陈铭枢任京沪卫戍司令,蒋光鼐、蔡廷锴等人担任指挥官,兵力大约三万人。初期,十九路军对抗日准备不足,但在日军侵略加剧时,蔡、蒋等决定保卫上海,并在紧急会议上部署军事行动。11月28日夜,日军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予以坚决反击。日军攻势受挫后提出停战,中国军队加强了防御。随后,日军增兵并再度进攻,中国军队成功击退了他们。
野村中将和植田中将相继接任指挥,日军兵力增至近三万人。植田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军队撤退并拆除军事设施,但中国军队坚守阵地,挫败了日军的包抄计划。在日军的威胁下,蔡、蒋下令对日军阵地进行炮击,中国守军表现出英勇。第五军在张治中指挥下,成功击退了日军。然而,南京政府对十九路军的支援不足,蒋介石限制其行动,并拒绝补给损失物资。
海军在下关炮击事件中保持克制,战后南京政府主张“抵抗交涉并行”,依赖国联和欧美国家调停。英美领事提出设立“中立区”的提议,但遭到日本反对。谈判破裂后,日军增兵并加强攻势。中国军队坚守阵地,使得日军认识到兵力不足。3月初,日军宣布停战,国联决议支持停火。在正式停战会议上,中日双方围绕日军撤退问题展开争论,最终在国联特别委员会调解下,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了双方的驻扎区域和撤退事宜。
中国军队虽在淞沪抗战中英勇抵抗,但由于政府的妥协,最终被迫撤退,十九路军被调往福建。日军随后多次进攻,中国守军多次击退。战事扩大,白川义则担任总指挥,国民政府迁往洛阳。在日军登陆太仓浏河导致形势恶化后,中国军队被迫撤退,日军宣布占领真如、南翔并停战。最终,中日签署《淞沪停战协定》,日军回到上海租界和部分铁路地带,中国军队暂时留在安亭至浒浦线。停战前的虹口公园事件导致白川义则遇袭身亡,战事以中国军队的撤退和日军的回防告终。
扩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压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初在上海不断寻衅挑起事端。1月28日晚,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的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