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贴春联的来历是什么
最佳答案
春联的起源与来历如下所述:
1. 春联,亦称作“烂哪没门对”或“春帖”,属于对联的一种,特指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所贴的红色对联。
2. 春联的源头之一是古代的桃符。起初,人们用桃木雕刻成人的形状,挂在门旁以驱邪避凶。随后,这种桃木板上开始画上门神形象,最终简化为仅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
3. 春联的另一个来源是春贴。古人立春时会在门上贴上“宜春”二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书写春联。
4. 春联的广泛流行始于明代,这与朱元璋的提倡密切相关。据《簪云楼杂说》记载,某年朱元璋下令百姓家家户户必须贴上春联,以此迎接新春。
5. 最初春联是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用纸张。桃木板的传统颜色为红色,象征吉祥和避邪,因此春联也多用红纸书写。不过,庙宇使用黄纸,而守孝期间的家庭则分别使用白、绿、黄三色纸,依次替换,直到守孝期满恢复红纸。
6. 春联用纸在清朝有特别规定,满族崇尚白色,因此宫廷春联使用白纸,边缘以蓝色纸包裹,红色纸条镶在内侧。
7. 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表达美好愿望,是中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虽不固定,但要求对仗工整,两边的文字要相互呼应。
8. 春联的前身是桃符,它是华人在春节期间的重要传统。当人们在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字时,这标志着春节庆祝活动的正式开始。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