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2025-02-13 12:50:159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一)解剖学姿势

为了描述人体各部分或结构的位置关系,解剖学制定了一套标准姿势,即解剖学姿势。在描述任何结构时,都应以此姿势为基准,不论研究对象是横置、倒置还是身体的一部分,均以标准姿势进行描述。该标准姿势规定如下:身体直立,面向前方,双目平视正前方,双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面向前。

(二)方位术语

基于解剖学姿势,一些相对的方位名词被定义出来,以正确描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些名词总是成对出现,如:上(superior)与下(inferior),用于描述部位的高低关系。以头(颅)为参照,头部在上,足部在下。例如,眼睛位于鼻子的上方,而嘴巴位于鼻子的下方。为了与比较解剖学保持一致,还可以使用颅侧(cranialis)和尾侧(caudalis)这两个对应名词,这样就可以对人体和四足动物进行比较描述了。其他成对术语包括前(anterior 或 腹侧 ventralis)与后(posterior 或 背侧 dorsalis),内侧(medialis)与外侧(lateralis),内(internus)与外(externus),浅(superficialis)与深(profundus),左(sinister)与右(dexter),近侧(proximalis)与远侧(distalis),以及尺侧(ulnaris)与桡侧(radialis)以及胫侧(tibialis)与腓侧(fibularis)。

(三)轴和面

1、轴:在解剖学中,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这对于描述某些结构的形态,尤其是在关节运动时的描述非常重要。这三种轴包括:

(1)矢状轴:即从前往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水平线。

(2)冠状轴:即从左到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水平线,也称为额状轴。

(3)垂直轴:即与身体长轴平行且与水平面垂直的轴。

2、面:基于这三种轴,人体可以有三种互相垂直的面,这对于描述某些结构同样重要。这三种面包括:

(1)矢状面:即按照矢状轴方向与水平面和冠状面相垂直,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其中正中的称为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二等分。

(2)冠状面:即按照冠状轴方向与水平面和矢状面相垂直,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或称横切面:即与上述两面垂直且与水平面平行,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器官的断面通常以其自身的长轴为标准,与其长轴平行的切面称为纵切面,与其长轴垂直的切面称为横切面。对于器官来说,横切面不一定是水平面,纵切面也不一定是矢状面或冠状面,因此一般不使用水平、矢状和冠状这些术语。

扩展资料: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医学科学的学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形态,后功能代谢;先正常,后病理;然后再逐渐涉及临床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才能充分认识其生理、生化过程以及病理变化,进而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与诊治、预防原则。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和研究医学的入门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学,直观性很强,名词多,描述多是其特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标本、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多看、多摸、多想、多记,以加深对形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学习人体解剖学要有进化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才能把人体解剖学这门基础医学课程学好。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