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海战战役经过

2025-02-14 19:42:0589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894年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黄海海域,与清军北洋舰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海战。日本海军集结了12艘军舰,其中包括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等8艘主力舰,以及千代田、严岛和桥立等巡洋舰,这些舰艇均搭载了五千马力以上的动力系统。

北洋舰队方面,丁汝昌率领10艘军舰和8艘附属舰只于9月15日抵达大连湾,随后在16日凌晨,四千名铭军士兵分乘五艘运兵船前往大东沟。16日中午,舰队抵达,士兵们于次日早晨全部登陆。17日上午,旗舰定远升起龙旗准备返航时,发现西南方向有黑烟,判断是日本舰队,随即命令各舰准备战斗。

战斗开始时,双方实力对比如下:日本舰队在火炮、鱼雷发射管、排水量和平均航速上均占据优势。在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定远首先开炮,随后镇远跟进,双方炮火交织,硝烟弥漫。北洋舰队的“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等舰受损严重,其中“致远”舰在邓世昌的指挥下,试图撞沉“吉野”,但最终不幸被鱼雷击沉,邓世昌及252名官兵壮烈牺牲。

战斗中,日本第一游击队绕过北洋舰队右翼,导致“超勇”和“扬威”两舰被击沉,而“吉野”虽然被击中起火,但很快得到控制。日舰“松岛”也受到重创,旗舰受损严重。下午3时30分,“镇远”舰的大炮击中“松岛”,引发大火和爆炸。随着“靖远”和“来远”修复后投入战斗,日本舰队遭受更大打击,伊东佑亨最终在17时40分下令撤退。

黄海海战以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等5艘军舰,死伤千余官兵,日本舰队“松岛”等5舰受伤严重(“西京丸”和“赤城”沉没)告终。此后,日本取得了黄海制海权,北洋舰队暂时避战,海战的惨烈程度与时间跨度,都成为近代海战史上的重要事件。

扩展资料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于1894(甲午年)年7月至1895年3月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清政府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系列激烈交战后,全军覆没!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