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5-02-15 10:07:5211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课 题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识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一首课外阅读过的古诗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采取多种方式自由识记生字

 2、 反复朗读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背很多古诗吧,谁能把你课外掌握的古诗背一首给老师和同学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好不好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看图激趣:

 图上都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2.、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① 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采取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形旁识字:牧、捕

 换偏旁:蜻——晴

 同形旁:蜻、蜓、蝉;怪、惜;霜、露

 ② 小组合作,试读诗歌,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① 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

 ②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4、教师简述诗意,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5、读一读,想一想:

 有感情地朗读,诗中写的牧童捉到蝉了吗?

 6、书写生字:

 指导学生写字,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二、探究新知《小池》

 1、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衣;

 ① 小组合作,试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 交流自学,讨论疑难词句,教师相机点拨

 2、教师简单讲述诗意

 3、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① 教师范读

 ② 学生能练读

 ③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并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4、练习背诵

 5、处理生字:

 利用生字卡片,采取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6、指导书写

 三、巩固新知

 1、教师描述诗意,引导学生背诵

 2、同桌数空写生字

 四、拓展延伸

 每个同学准备一首自己的在课外学的古诗,在古诗朗诵会上表演。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