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是什么样的昆虫

2025-02-15 18:39:1795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蝶,通常被称为“蝴蝶”,全球大约有14000种,主要分布在美洲,尤其是在亚马逊河流域。中国有1200种。蝴蝶是鳞翅目锤角亚目的一种昆虫,它们通常在白天活动,具有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双翅形状。

蝴蝶的学名是Rhopalocera,中文学名是蝴蝶。它们属于动物界,鳞翅目,鳞翅亚目。蝴蝶分布广泛,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亚洲和中国都有它们的踪迹。

蝴蝶的基本信息如下:

- 白蛱蝶(Basilarchia arthemis)

- 拉丁文:Rhopalocera;

- 法语名:Le Papillon

- 英文名:[Butterfly], 也作“蝴蝶”,古时认为蝶的总称,现在动物学将蝶视为鳞翅目的一种。

详细解释:

蝴蝶,亦作“蝴蜨”,是昆虫名。它们的翅膀宽阔,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于背部,腹部瘦长,吸食花蜜,种类繁多,也称蛱蝶。也作“胡蝶”,简称蝶。

例如,唐代韩偓在《士林纪实》中写道:“谢蝴蝶佳句云:‘狂随柳絮有时见,飞入梨花无处寻。’”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虫二·蛱蝶》中提到:“蝶美于须,蛾美于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须为胡也。”明代吕潜在《上谷感怀》诗中写道:“麒麟卧宿三川草,蝴蜨惊回八渡沟。”清代孙枝蔚在《上巳日登见山楼》诗中写道:“蜜蜂与蝴蝶,争向花圃出。”冰心在《最后的安息》中描述:“野花上的蝴蝶,栩栩的飞过她的头上。”

英文单词“butterfly”是由“butter”(黄油)和“fly”(虫子)组合而成,意思是偷吃黄油的虫子。

蝴蝶、蛾和弄蝶都属于鳞翅目。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物种都属于这一类。它们从白垩纪起随着作为食物的显花植物而演进,并为之授粉。蝴蝶是昆虫演进中最后一类生物。

鳞翅目的锤角亚目包括:

-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包括4个科,15000余种昆虫。

蝴蝶与蛾相似之处在于它们的翅、体和足上都覆盖着一触即落的尘状鳞片。与蛾的区别在于蝴蝶白天活动,色泽鲜艳或图纹醒目。两者最显著的区别是蝶的触角呈棒状,休息时翅折叠与背垂直。蝴蝶的生活周期分为4个阶段:卵、幼虫(肉虫或毛虫)、蛹和成虫。多数蝴蝶的幼虫和成虫以植物为食,通常只吃特定种类植物的特定部位。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大约有20000种,中国约占2153种。蝴蝶的数量以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出产最多,其次是东南亚一带。世界上最美丽、最有观赏价值的蝴蝶,也多出产于南美巴西、秘鲁等国。而受到国际保护的种类,多分布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湿湿度环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应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种群。中国的云南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亚洲的中国、印度、台湾和海南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而著名。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比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0.7厘米左右。

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和“观鸟”一样,成为一种活动,吸引许多人参加。但是,有一部分种类的蝴蝶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

蝴蝶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在头部的触角,一对锤状触角,触角端部加粗。蝴蝶的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的一种蝴蝶,展翅可达26厘米;最小的是灰蝶,展翅只有15毫米。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口器是下口式;足是步行足;翅是鳞翅;属于全变态。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覆盖。腹部瘦长。蝶类白天活动。在鳞翅目158科中,蝶类有18科。蝶类成虫吸食花蜜或腐败液体;多数幼虫为植食性。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以杂草或野生植物为食。少部分种类的幼虫因取食农作物而成为害虫。还有极少种类的幼虫因吃蚜虫而成为益虫。蝶类翅色绚丽多彩,人们往往作为观赏昆虫。

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不仅能使蝴蝶艳丽无比,还像是蝴蝶的一件雨衣。因为蝴蝶翅膀的鳞片里含有丰富的脂肪,能把蝴蝶保护起来,所以即使下小雨时,蝴蝶也能飞行。

蝴蝶有5种视锥细胞,比人类多两种,也就是可以感受除红光、蓝光、绿光外其他两种我们无法命名的颜色。

蝴蝶的发育繁殖过程包括完全变态,即要经过四个阶段: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受精卵:蝴蝶的卵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蜡质壳,防止水分蒸发,一端有细孔,是精子进入的通路。不同品种的蝴蝶,其卵的大小差别很大。蝴蝶一般将卵产于幼虫喜食的植物叶面上,为幼虫准备好食物。

幼虫:幼虫孵化出后,主要就是进食,要吃掉大量植物叶子,幼虫的形状多样,多为肉虫,少数为毛虫。蝴蝶危害农业主要在幼虫阶段。随着幼虫生长,一般要经过几次蜕皮。

蛹:幼虫成熟后要变成蛹,幼虫一般在植物叶子背面隐蔽的地方,用几条丝将自己固定住,之后直接化蛹,无茧。

成虫:蛹成熟后,从蛹中破壳钻出,但需要一定的时间使翅膀干燥变硬,这时的蝴蝶无法躲避天敌,属于危险期。翅膀舒展开后,蝴蝶就可以飞翔了,蝴蝶的前后翅不同步扇动,因此蝴蝶飞翔时波动很大,姿势优美,所谓“翩翩起舞”,来源于蝴蝶的飞翔。成虫以花蜜为食物,有的品种也吸食自然溢出的树汁、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等。一般蝴蝶成虫交配产卵后就在冬季到来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种会迁徙到南方过冬,迁徙的蝴蝶群非常壮观。比较闻名的蝴蝶越冬地点是美洲的墨西哥和中国的云南等地。

交尾繁殖:蝴蝶交尾一般蝶类的雄蝶比雌蝶要早些羽化。之后,雄蝶到处飞翔,根据雌蝶散发的性信息素觅寻羽化不久的雌蝶,捷足先登地追逐交尾。在交尾之前,需要经过一个求婚过程,其中雌蝶的花纹和颜色及其信息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外生殖器结构必须相配。一只栖息在叶上的雌蝶,如果是已经交尾过的,当雄蝶飞临时,它就平展四翅而将腹部高高翘起,绝不起飞,那是雌蝶不接受交尾的表示,因此雄蝶绕飞一阵,然后飞离;反之即行交尾。有时一只不需要交尾的雌蝶,当其在空中飞翔时,可能遇到好几只雄蝶追逐求爱,紧逼和绕圈飞舞,难解难分,一起上升到高空,此时雌蝶突然挟翅而下,急速降落,此种逃遁使雄蝶如坠迷途,不知雌蝶所在,因而雌蝶得以脱身。雌蝶的该种“逃婚”本能颇为有趣。还有一些蝶类如绢蝶科的大部分种类,雌蝶在交尾之后,在交尾囊开口处的基部,生长出各种各样的交配后衍生物一枚,成为阻止再交尾的障碍物,是鉴别种的一大特征。

蝶与飞蛾的区别如下:

不同点:

1. 多数蝶类翅膀正面的鳞粉色泽亮丽,翅表面不被毛绒。少数蛱蝶科的蝶类后翅根部被有较明显的毛绒。

2. 多数蝶类有顶端膨大的棒状触角。

3. 蝶类四翅合拢竖立于背上休息的方式。

4. 蝶类躯干上被毛稀疏(需与蛾类比较)。

5. 蝶类腹面可见的后翅根部呈弧形(贴接式),无翅缰。有助于飞行的速度提升,是因为蝶类在白天活动普遍飞行速度快于蛾类。

6. 蝶的蛹赤裸,无茧。

7. 蝴蝶的活动时间严格定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