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请教一下三句半
最佳答案
三句半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在文艺演出的过程中插入一段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气氛,活跃现场,吸引观众的效果。
三句半俗称瘸腿诗,亦称“无赖体”,舞台上称“三句半”,为一种独特诗体。有的资料中也叫“十七言诗”,是因为比较好的三句半一般都是5,5,5,2的字数结构。
现在都要求不那么严格了,其诗前三句合辄押韵,最后由两三个字、似半句话的一句收尾,读来颇为滑稽可笑,令人忍俊不禁。瘸腿诗早在唐末五代即已出现,盛行于宋代元丰、元佑年间。根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记载,瘸腿诗由民间曲艺艺人发明。他们从历代著名诗词中摘一些词句,自己也活编一些佳句,“杂以鄙俚,曲尽要妙”,“与雅言抗行”。
写瘸腿诗最负盛名的当推北宋著名曲艺家、浑话艺人张山人。张山人,本名张寿,山东兖州人。他于宋仁宗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来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靠在街头巷尾说诨话卖艺为生,颇有影响。据说当时有人用瘸腿诗影射朝廷,官府曾抓张山人审问,怀疑是他所为,可见他写瘸腿诗影响之大。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泽州的孔三传、元佑年间的王斋叟、政和年间的曹组等人也都成了写瘸腿诗的高手。
三句半名篇:
山花子·游余荫山房
(一)
初夏寻园辗转难,山房余荫隐村边,柳暗花明才始见,屹人前。
惊叹青砖随淡瓦,林深墨客赋诗篇,怎地一言容万物,景嫣然。
(二)
闹市掩藏世外园,山房美景似桃源,突见蜻蜓轻点水,舞蹁跹。
心在深林怕有言,难堪惊醒百花眠,木叶迎风如絮落,自飘然。
(三)
花舞清风叶舞飞,翠禽枝上脆声啼。欲赋篇章描此景,却无词。
鱼戏莲间水自移,销魂怎地说山奇,空怨多年隔梦想,始来迟。
(四)
墙内荔枝梦百年,山房屹立傲长天,为感皇恩生乱世,不曾迁。
看尽人间诸事悲,月离日去复心酸,孑影浮沉沧海里,有谁怜?
(五)
我愿来生化为鱼,前尘易逝笑心愚。借古临渊观水冷,已踟蹰。
逐有人间羡百书,不知愁累不知愉。叶翠湖边终老退,自成沽。
(六)
与友相携别馆池,夹墙翠竹画楼迷,才上廊堤观景韵,已忘归。
绿柳轻摇欲拂衣,心头犹悔已来迟,丹桂凋零愁起处,有风吹。
(七)
红浣长廊话旧年,知天命后在谁边?笑指杏花飞落处,是红莲。
西子湖桥想许仙,如今故事已成烟,终究魂伤因妄念,自孤怜?
(八)
西北东南各艳妍,玲珑水榭腊梅边。
弄月吟风诗画处,梦千年。
八角词章引客研,前人把酒在亭前,不忍风流相去远,尽如烟。
(九)
方见瑜园小姐楼,容颜俏丽画眉羞。欲舞腰柔嫌影瘦,怨休休。
我自无心亦有求,人间仙境欲长留,回望桥城声闹处,总招愁。
(十)
余荫山房美景栖,云笺青墨伴花飞,我自临风听鸟诉,泪凄凄。
弦断何时再唱词?邬家成史有谁悲,往事如烟轻似梦,不堪追。
当代演出所用三句半形式举例: 三江形势好
锣鼓振天国庆到,
男女老少齐欢笑,
公司举行联欢会,
热闹!
刘总经理发号令,
公司上下齐响应,
各项指标要完成,
拼命!
全体职工比比看,
增收节支做贡献,
谁要出工不出力,
靠边站!
一线工人干劲高,
生产重担肩上挑,
加工大豆十万吨,
准超!
生产必须保安全,
时刻牢记莫戏谈,
疏忽大意会出事,
玩完!
公司上下齐动员,
实现盈利一百万,
取得成绩不放松,
接着干!
企业发展靠职工,
我们都是主人翁,
改革路上快步跑,
猛冲!
说到这里算一台,
下次演出咱再来,
预祝大家节日好,
拜拜!
。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