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夜上受降城闻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佳答案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人李益通过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自己以及戍边将士们浓烈的乡愁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李益在唐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关将士深切的乡思和心中的哀愁。
诗中原文如下: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代·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翻译成现代汉语,诗句变为: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深秋的霜。
不知哪个地方传来吹奏芦管的悲凉声音,整夜里,戍边的将士们都凝视着远方,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
在注释中,我们了解到“受降城”是指唐代在黄河以北建立的军事要塞,用以防御突厥。而“回乐峰”则是灵州附近的山峰。诗中的芦管,即是指笛子,是边关将士们用来抒发情感的乐器。
赏析部分指出,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沙漠景象,营造出一种触发征人乡思的氛围。而那幽怨的芦笛声在静夜里响起,更是触动了将士们内心深处的乡愁。
至于创作背景,李益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边塞生活,情感深沉。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正是在他依附朔方节度使崔宁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在边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李益以及当时的戍边将士们对于家乡的思念是多么的深沉和迫切。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