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五众是指

2025-02-18 20:01:239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一)

五蕴之旧译。众,含有和集之义。与五阴同,,旧译曰五隐,五众。众为和集之义。法华经譬喻品曰:‘分别说诸法生灭之五众。’法华嘉祥疏五曰:‘以五法和集,义称五众。又一一阴法各众多故云众也。杂心云:积聚是阴义。

(二)又作出家五众。即:(一)比丘(梵 bhiks!u,巴 bhikkhu),(二)比丘尼(梵 bhiks!uN!i^,巴 bhikkhuni^),(三)式叉摩那(梵 s/iks!ama^N!a^,巴 sikkhama^na^),(四)沙弥(梵 s/ra^maN!era,巴 sa^maN!era),(五)沙弥尼(梵 s/ra^maN!erika^,巴 sa^maN!eri^)。其中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沙弥、沙弥尼受十戒。[大智度论卷十、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之一)

(三)隋代佛教之教化机构。隋文帝敕选高僧,各以其所专精之学,司掌教化之职,称为五众,并各设众主一名。五众即:(一)涅槃众,众主有法聪、童真、善胄等。(二)地论众,主要依华严经典,众主有慧迁、灵璨等。(三)大论众,大论系指大智度论;主要依大品般若经,众主有法彦、宝袭、智隐等。(四)讲律众,众主有洪遵等。(五)禅门众,众主有法应等。

(四)瑜伽八十一卷十七页云:五众者:一、在家众。二、出家众。三、净信众。四、邪恶众。五、处中众。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