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祝英台近宋 辛弃疾 祝英台近
最佳答案
晚春时节,辛弃疾以《祝英台近》一词,细腻描绘了一位闺中少妇的细腻情感与离愁别绪。词的开头“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巧妙引用了送别的典故,营造出一幅离别图景,流露出作者的凄苦心境。之后,词人通过“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展现了主人公因春雨连绵而不敢面对的伤感。
在词的下阕,笔触转向了少妇的内心世界。“鬓边觑”描绘出她百无聊赖地试图通过数花瓣卜算心期,但明知无用,却又反复进行。这种痴情的动作令人感伤,反映出她对春归和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梦中哽咽的话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化用了前人词句,表达了她对春去愁不散的无尽哀怨。
全词转折频繁,从南浦送别、怕上层楼,到花卜归期和梦呓中的责问,情感层次丰富,展示了婉约词的魅力。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描绘,展现了少妇内心的波澜起伏,体现了词作的艺术手法。虽然表面上无“怨”字,但词中处处含情,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压抑的无奈和对恢复中原壮志的难以实现。
沈谦和张炎等人都对辛弃疾的这首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情感深沉,景中寓情,既有骚雅之风,又寄寓了作者的个人遭遇。实际上,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在江南受压抑时,借闺怨抒发内心郁结的情感,与《摸鱼儿》等作品有着相似的情感基调和创作手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