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的概念

2025-02-19 18:50:328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广义的国际企业,是指从事国际性贸易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企业。

2、狭义的国际企业(International Enterprise,是指国际化经营水平发展到高级或成熟阶段的跨国企业——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拥有或控制着生产和服务设施,并在母公司一元化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企业经营的基本动机

(一)扩大销售;

(二)获取资源;

(三)经营多元化。

二、国际企业的类型

1、按经营项目的性质划分:

1)资源开采加工为主的国际企业:石油公司是典型代表;

2)传统的加工制造为主的国际企业:通用、丰田、可口可乐等;

3)新技术产品为主的国际企业:微软,思科、朗迅等;

4)服务业为主的国际企业:花旗银行、麦肯锡咨询等;

2、按公司决策体制进行分类

1)母国中心的决策体制(一个重点);

2)多元化的决策体制(多个重点);

3)全球为中心的决策体制(全球通盘考虑)。

二、国际企业的类型

(一)结构性标准

1、跨国的程度——至少2个

2、所有权的性质——多国所有者,产权分散

3、公司高管人员的国籍——多国

(三)行为特征标准

它是指任何一个国际企业都应有全球性的战略目标和设想。

1983年联合国跨国发展中心发表的《发展中的世界跨国公司》报告定义为:

第一,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

第二,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或共同策略;

第三,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实施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承担责任。

3、按照公司内部的经营结构分类:

1)横向型国际企业:母子公司产品与经营相同。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在产品和技术上没有专业分工;为在国际企业内部分享技术,子公司事实上基本上是拷贝母公司的业务和知识体系。可口可乐、麦当劳等。

2) 垂直型国际企业(产品多样化):母子公司产品与经营不同,但相互联系。有两种具体情况:一种是在一个产业链上进行上下游产品生产上的分工(石油化工:勘探、开采、提炼、加工制造、销售);一种是在一种产品上进行不同加工程序业务上分工(机电产品、飞机、汽车、电子等最典型的是波音:各种元部件生产、装配、测试、包装、运输)。

3) 混合型(产业多元化)国际企业。在公司内部,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在产品或项目上没有关联性。如GE公司

第三章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产品周期理论

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垄断优势理论

海默通过对美国企业的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有诸如陌生环境、东道国消费歧视、外汇风险等,但仍然大量(尤其是垄断性的工业)对外直接投资并获得成功,一定是具有某些特定优势弥补。

海默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两个条件:

一是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销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得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

二、对资本输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1、增加东道国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

2、推动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积累

3、推动东道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4、不利影响:利润流出;资源的流出;污染产业的输入;技术和经济上的以及甚至文化上的侵略和渗透。——反全球化运动根源

一、 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

1、概念 在所在国之外,以参与企业管理并取得某种程度的控制为目的的资本投资,并伴随有经营能力、技术、设备等的资源综合体的跨国界转移。

2、与其他国际化经营活动的区别

与国际贸易区别——内部资源综合体的跨国界转移

与间接投资的区别——对企业有控制经营权

与资本流动(国际金融)的区别——综合生产要素的流动

购并包括兼并、合并和收购

一、国际企业的特征

1、国际化特征——无国籍企业

2、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企业形成的基本手段——要求掌握企业控制权与经营权

3、内部一体化,战略全球化。

战略全球化,是指国际企业在确定自己的经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时,是以世界范围为背景和依据的。

内部一体化,是指国际企业在战略的确定、组织的运作、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是将其所属的各个国家的分支机构一并考虑的,内部具有统一性。

为了实现内部一体化条件下的战略全球化,国际企业实行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管理体制。

灵活性——内部统一灵活调整,轻舞的大象

4、技术内部化。国际企业在其庞大的组织体系内实现技术转移是主体,从市场上获得技术是其次。这样做的两点好处是,第一,防止技术流出;第二,最大限度发挥技术的效用。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基本观点

邓宁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决策是由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决定的。这三种变量的不同组合决定了跨国公司在出口贸易、直接投资、许可证贸易之间的选择。如果这三组变量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跨国公司就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第一,企业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垄断优势如知识技术优势;

第二,企业通过内部市场来扩大对这些优势的利用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公司更有利;

第三,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拥有垄断优势要比利用母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五、邓宁的基本结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时,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三者缺一不可。

仅有垄断优势:选择许可证贸易方式;

具有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选择出口贸易方式;

具备三者: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如果具备了区位优势,还选择出口,就会失去获得区位优势的收益。

中心主义

认为自己的企业具有最好的经营方式,而完全不顾外界环境的差异。

多中心主义

认为各国的差异极大,应按照完全不同于国内的经营模式经营

二、政治风险表现形式

政治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按照风险后果的轻重程度,可以将政治风险的表现形式划分为六类: 1.非歧视性干预

2.歧视性干预

3.歧视性惩罚

4.剥夺财产

5.财产毁损

6.人员伤亡或人身安全失去保障

五、 国际企业全球战略类型

六、 (一)按照战略态势分

1、 发展型战略

2、稳定型战略

2、 紧缩型战略

(二)按战略涉及的主要地区来划分

1、母国中心战略

2、多元中心战略

3、 全球中心战略

(三)按照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上的差异不同来划分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化战略

(四)按照战略的性质来分

1、保守型战略

2、可靠型战略

4、 风险型战略

国际性企业中存在着四种人员配备方式:

母国中心方式

多元中心主义配备方式

地区中心主义配备方式

全球中心主义人员配备方式

(四)基本的国际营销观念

国内市场延伸观念

国内公司力图把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售到国外市场上去,把国际业务看做第二位的,是国内业务的延伸。

国别市场观念

以此观念为导向的公司,意识到各国市场大小不相同,只有对每一个国家制定独立的计划,才能取到销售成功。此类企业以国别为基础,对每一个国家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全球营销观念

以此观念为管理导向的公司通常成为全球公司,它们所开展的营销活动是全球营销,市场范围是整个世界。

(一) 国际促销的步骤

研究目标市场

确定全球标准化的程度

确定国内或全球市场的促销组合

开发最有效的信息

选择有效的媒体

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帮助监督和实现世界范围的营销目标。

(一) 国际企业全球战略的定义

国际企业全球战略是指国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期达到总体效益的最优化,即在正确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在科学分析国境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长远的谋略。

(二) 国际企业全球战略的特征

1、全球性。

2、长期性。

3、纲领性。

4、抗争性。

5、 风险性。

三、国际企业经营的动机与方式

国际经营的基本方式

 (一)商品的进出口;

 (二)劳务的进出口;

1)交钥匙工程;

2)特许专营;

3)管理合同;

4)许可协议。

 (三)投资活动。

4、三种基本的战略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三种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岐立异战略及目标聚焦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并向市场提供可接受的产品或服务,关键是在向顾容提供产品和服务时获得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

标岐立异战略:通过提供独特性的产品和服务,获得竞争优势。其战略重点不是成本,而是不断地投资和开发顾客认为重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特征

目标聚焦战略:通过利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满足特定行业细分市场的需求。其核心在于重点开发某一狭窄目标市场的差异化需求,而不考虑行业内的其他市场

波特的五力模型

3、合资企业与合作企业

(1) 含义:

合资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的,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

合作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以营利为目的,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的总称。

(2)特点

优点:

 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的无形资产

 有利于减少投资成本

 有利于适应当地需求

 有利于化解政治风险

缺点:

 伙伴间的利益冲突

二、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一)全球范围优化配置资源,寻求利润最大化

1、资本

2、技术

3、人力资源(劳动力、技术人员、高管)

4、原材料

5、软资源(管理与信息)

(二)冲破壁垒,实现国际化、规模化、经济化

1、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种类、区别)

2、资本限制壁垒

3、技术壁垒(学习掌握前沿先进技术)

4、外汇壁垒

5、非规模经济壁垒

(三)在扩大与国外企业的经济结合中,寻求更多的经营优势

1、带动本国企业设备、技术、产品、半成品、劳务的输出

2、能培养大批国际化经营人才

1、独资企业

(1)含义:国际企业在东道国境内所建立的全部资本为公司所有的企业。

(2) 独资企业的特点:

优点:

 受政府控制少

 税赋轻

 有利于商业秘密的保护

 竞争性和进取性较强

缺点:

 风险大

 企业规模有限

三、投资领域:向服务业倾斜

2、原因

第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与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增加

第二,服务需求的增长与市场环境的不断宽松和开放,为服务业FDI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服务业竞争的加剧,促使跨国公司纷纷向海外扩张。

第四,非服务业的跨国公司FDI转向服务业。

第五,跨国并购浪潮是服务业FDI的推动因素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