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作者小传

2025-02-19 20:40:329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杜牧,字牧之,生于公元803年,逝于公元853年,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的名门之后,宰相杜佑的孙子。他于大和二年考中进士,开始担任宏文馆校书郎。杜牧的职业生涯跨越多地,他曾作为幕僚在外地服务,后来晋升为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以及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等多个职位。他的官运亨通,曾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最终达到中书舍人的高位。

作为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杜牧以七言绝句闻名于世,他的文学才华尤其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如著名的《阿房宫赋》,至今仍被后世传颂。此外,他对军事也有深入研究,撰写过不少军事论文,并对兵书《孙子》进行注释,展示了他多才多艺的一面。

杜牧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樊川文集》二十卷,这部作品由他的外甥裴延翰编纂,其中诗集占四卷。后世还有宋人对他的作品进行了补编,分别编为《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他的诗歌作品被《全唐诗》收录,总计八卷,充分展示了他在唐代文坛的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这首七律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宣城城东有宛溪流过,城东北有秀丽的敬亭山,风景优美。南朝诗人谢朓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杜牧在另一首诗里称为“诗人小谢城”。城中开元寺(本名永乐寺),建于东晋时代,是名胜之一。杜牧在宣城期间经常来开元寺游赏赋诗。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寺院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